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慧眼识别六大留学陷阱

2011年09月09日 16:46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陷阱一:

  “野鸡学校”冒充名校

  第二次留学预警指出:在西方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资质较好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很看重声誉和质量,学生入学要求相当严格,学生往往需要参加多种科目的入学考试,录取难度大,绝不是有钱就可以上的。

  某些中介虚假介绍学校情况,声称只要上了所谓“预科班”,就不再需要考试就可以轻松进大学。有的中介采取“偷梁换柱”的方法,把只有几间房子、几个教师的“小作坊”,几人合办的随时会因生源不足而关门倒闭的“野鸡学校”,也吹嘘成是跨入大学门槛的必经之路。

  因此,留学人员应该通过多种渠道,搞清楚学校的性质和资质,安全迈出留学第一步。

  陷阱二:

  “境外服务费”猫腻多

  第二次留学预警指出:通过留学中介办理出国留学的,出国前一般需交两笔费用:中介服务费和境外服务费。前者是明码标价的,但后者“学问”就大了,有事前不透明、事后说不清之嫌。

  关键有两点:一是在办理过程中,中介事先故意不说明这些费用的真实用处。当留学当事人感到这笔费用并没有花在自己身上,国外现况与出国前留学中介承诺的有很大出入而产生疑问并想要讨个说法时,这时中介则会递上一份少则十几项、多则几十项的境外服务收费项目的清单,清单上除学费外还会罗列出事先未知、且名目繁多的服务费。二是中介代向外方学校交纳的费用中,是否全部交给对方,其中用在留学当事人身上的又有多少,这些是否都合乎有关法律程序或者说合乎国际惯例,交钱后又能否及时拿到正式有效的收据等,这些重要问题一般事前很难考虑到,事后也很难核实。

  所以,留学当事人交纳每一笔费用时,一定要搞清楚用途,是否需要这么多,千万不要忘记索要正式收据、发票,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打起官司,这些收据和发票都是重要的凭据,否则即使诉诸法律也无法挽回损失。

  陷阱三:

  警惕网上“免费”骗局

  第二次留学预警同时指出:一些从事留学中介服务的网站,往往没有留学资质,因而不能在平面媒体上刊登广告,他们经常在各种搜索引擎类网站或别的知名网站上发布链接广告,打出的旗号通常是:某某网站“提供免费的专业的出国留学咨询,免费专业的出国留学指导以及资讯”,这些号称能提供免费中介服务的网站,实则变相收费,等你发现的时候,你所缴纳的费用累计在一起比正规机构收的还多,服务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据介绍,通过正规的中介公司出国,消费者如果出国后在学校出了问题,就可找到中介公司要求赔付。由于中介公司事先在银行存有保证金,即使该公司倒闭或者出现经营困难,消费者仍可获得司法机构判决的赔付。

  陷阱四:

  正规留学惨变“临授”

  第四次留学预警:给盲目留学敲响了警钟。当时,法国东部某大学名下的语言培训中心有500名中国留学生,但中心只有接收350名学生的能力,所以校方将略有法语基础的学生安排在租借的场地由临时教师授课。租来的场地没有图书馆,不能上网,没有食堂,学生生活不方便,临时教师没有受过正式训练,教学水平不能保证,因此引发了中国学生向校方集体抗议的风波。

  陷阱五:

  故意“强留”不让毕业

  第二十二次留学预警指出:部分在澳大利亚悉尼地区的留学人员反映,他们参加当地语言学校或预科英语培训,在课程结束考核时却被学校故意判定为“未通过”而被“强留”在这些学校继续学习语言,延误了专业课程的学习。

  陷阱六:

  防范洋文凭也有假

  第三十次留学预警:在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发现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中文电子网络和其他方式兜售伪造的高校文凭,并有人上当。

  陷阱如此多 如何选中介

  留学陷阱如此,应如何选择留学中介,才能避免掉入陷阱呢?业内人士告诫,选中介切记“三看”。

  一看公司资质

  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了截至2010年1月8日的经资格认定的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每个公司具体的核心资质(注册地址、法人姓名等)都能查到。在选择留学中介的时候,申请人一定要记得先到网站上看看你想要选择的留学中介是否正规、是否具备国家承认的资质。

  二看出国后是否有后续服务

  目前,一些规模较大的留学中介都已在海外设立了办公室,为在大洋彼岸的学生继续提供服务,包括住宿安排、银行开户、学校报到、续签乃至将来申请绿卡等延伸服务,这类服务大多都是免费的。

  三看留学顾问

  作为一家专业的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其留学顾问的素质是值得考量的因素之一。在咨询过程中,留学顾问因为个人的资历、性格等因素,难免会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而一个强大的咨询团队一般就能在工作中对每一个不同的案例相互查漏补缺,真正保证申请者的权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