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生”、“条子生”和家长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各种“小升初”的渠道中,相对于各种考试来说,家长认为最不公平的就是“共建生”和“条子生”,一些单位通过和某些重点学校建立“共建”关系,让本单位的职工子女可顺利进入重点学校;一些家长通过特殊社会关系,花钱让孩子获得重点学校的入学机会。杨东平认为,此类入学方式,赤裸裸地侵犯了教育公平,严重扰乱了义务教育的正常秩序。
“条子生”大部分来自各种各样社会关系,据对部分中学校长和家长的调查,重点学校的“条子生”一般占当年招生人数的8%~10%左右。在升学季节,名校校长总能收到众多条子而难以处置。某校每年会设立一个临时机构,叫“条子办”。一般来说,每年春节前后就开始“条子生”的工作,学校会采用各种灵活手段招收这些特殊学生。如果学生本身有推优、特长生测试资格,那么就可占用这个名额;如果学生本身不具有这些资格,则占用“共建”名额。有些热门学校的因“条子生”太多,还暗中采取单独出题考试的办法。
实际上,目前的择校竞争已蔓延至“幼升小”。“幼升小”是幼儿园或学龄前儿童升小学的简称。杨东平介绍,北京市的“幼升小”在几年前还不是一个突出问题,随着近年来“小升初”择校热的蔓延,以及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幼升小”的择校竞争也变得异常激烈和复杂,与“小升初”类似,也出现了以权择校、以钱择校、考试入学、乃至“共建”等多种方式。
一些有钱的家长花钱捐赠学校让孩子成为“择校生”,一些教师反映,有些“择校生”根本批评不得,稍微批评一下,孩子竟会说:“这学校的空调是我家安装的……”
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优质学校”,家长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择校成为整个家庭人力、物力和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动员。有权势的家长们通过各种途径递条子、拉拢与学校的关系,普通家长则不惜抛重金带着孩子奔波在“金坑”、“银坑”之间,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全家人的生活都围绕着孩子的考试、获奖、评优,耳提面命地训诫孩子,误导他们形成分数至上、名校至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
一位技术精英在跑了半年还是没能让孩子如愿以偿就读优质学校,他哀叹:“真怀疑自己当年的选择,现在没有一官半职,无法为子女的升学尽力。”本报记者 车辉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