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清华女研究生状告三部委 称不希望把矛头指向母校

2011年09月25日 15:5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毕业论文需要,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李燕向14个部委申请了信息公开,内容为公布副部长的职权范围,多个部委对其公开。然而,教育部、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没有给到她想要的答案。

  9月9日,李燕向上述三部委提起行政诉讼。“我只是想用合法的途径获得可以了解的信息”,在近日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李燕强调自己的行为并无特立独行之处,只是在行使公民的正当权利。“想借此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点事情,这是年轻人都会有的热情”。

  起因:

  不公开?我起诉!

  羊城晚报:当时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会遇到这样的状况?

  李燕:没有。选择副职研究这个题目是因为目前国内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不想做那些被写过很多次的东西,只是想做一个有新意的研究,而且事先去国家部委的网站看过,副职信息有的部委是公开的,以为这个信息不属于敏感信息,开始设想会很顺利。

  羊城晚报:最初申请信息公开是自己做出的决定,还是在他人的鼓励下?为什么选择十三个部门?第一个申请的部委是哪个?申请的过程是怎样的?

  李燕:申请之初我和导师沟通过,他挺鼓励我的,但决定是我自己做的。其实一共向十四个部委发出了申请,最初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我也不太清楚自己到底申请了多少个,后来整理发现是十四个。国务院下属二十四个部委的副职信息我都搜集了,所有没有公开副职分工的部委我都提交了信息公开申请。最初申请的一批部委是申请程序比较便利的,例如有网申系统的部委或者可以发送邮件的,像教育部、民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等。当时是5月份,学校正值期末,所以想先从申请程序最简单的部委开始着手。申请的过程十分曲折,准备了很多份材料,有些部委接到申请后会反复和我沟通,问我的申请理由、具体做什么学术研究,等等。环保部是第一个给我正式公开答复的部委,公开了副职的分工信息。每个部委向我公开信息的途径也不一样,有些是在网站上直接公布,有些是邮件通知,还有一些是挂号信。

  羊城晚报:什么时候有了起诉的想法。

  李燕:并不是某一天心血来潮,而是在等待部委答复的时候,就想过如果他们不答复我会怎么办,逐渐就有了这样的想法。这件事我也和导师沟通过,他也表示支持。

  羊城晚报:有些部委给了你回复,他们的答复尚不够你完成毕业论文吗?

  李燕:一方面是论文需要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另一方面由于申请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政府信息公开法》出台也只是三年的时间,尚在磨合阶段,希望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起诉这件事和我的专业背景关系很大,平常人可能觉得起诉是很激进的方式,但在我们学法律的人看来是很正当、很合法的手段。

  羊城晚报:为什么要把那三个部委告上法庭?依据什么法律法规?

  李燕:法律规定部委答复的法定期限是15个工作日,还可以延长15个工作日。凡是给了我答复的、或者和我说明需要延长几个工作日的,我都表示理解。教育部直接拒绝了我的申请,没有给出任何理由;科技部的答复只是说有分工,但未明确指出哪位副职具体负责哪方面工作,在此期间也没有联系过我,直接给我发了一封挂号信说“联系不上”;国土资源部和我说已经把信息挂到网上了,可我去网站看并没有,期间也没有和我沟通过。

  进展:不受理?就上诉!

  羊城晚报:在你提出起诉后,三个部委有没有和你沟通过这件事。

  李燕:都没有和我私下联络过,一点联系都没有。

  羊城晚报:选择法院的时候有什么考虑?有没有请律师?现在案件受理进度怎样?对可能漫长的案件处理过程有心理准备吗?

  李燕:不同的法院受理不同性质的案件,我只能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七个工作日内受理案件的规定,法院应答复是否立案。之前我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准备过程就挺麻烦。比如每个部委网站都要截图,然后去打印,打印店没有打印过这种文件,格式常常出错。对于可能的案件处理过程,我有心理准备。

  羊城晚报:你对案件的结果有什么期许?当初起诉的时候预期到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关注了吗?

  李燕:我当然希望能胜诉,三个部委可以把信息公开。决定起诉的时候没想这么多,之前有同学做过一个研究,是查年鉴统计每年有多少政府部门成为被告的,我发现自己不是第一个起诉部委的人,更不是第一个起诉政府机关的人。

  羊城晚报:有想过法院不受理此案,或者即使受理最终判决你败诉吗?

  李燕:有,那就继续上诉。败诉也不是不能接受,不给我信息不要紧,要给我一个理由。如果你解释清楚这个信息为什么不能公开,那我也能接受。

  羊城晚报:如果是你个人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会选择起诉的手段去维护吗?

  李燕:那要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看是不是触动了我追求公平正义的良知。

  羊城晚报:你觉得你的行为会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吗?

  李燕:只要24个直属部委的副职信息公开就好了,至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或法律会因此有什么变化,那肯定不是我这次小小的起诉案件可以解决的问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我并不是想将自己放在一个制度的对立面上去做这个事情。

  影响:不透明?要热情!

  羊城晚报:父母和同学知道这件事吗?态度如何?

  李燕:同学们的态度都很平常,父母是事后知道的,也不反对。

  羊城晚报:目前学校或学院方面有没有什么反应?

  李燕:目前为止都没有。

  羊城晚报:选择行政法方向的学生,很多会想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你呢?

  李燕:我对前途和所有同龄人一样迷茫(笑),挺想做律师的,自由一些。有人问过我起诉部委不担心以后的发展吗,比如做法官和检察官什么的,我真没想这么多。

  羊城晚报:媒体报道后对你的日常生活有没有什么影响?

  李燕: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羊城晚报:很多报道都会把清华和你的行为联系在一起,你怎么看?

  李燕:这个是我最担心的,之前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也一直向他们强调,这仅仅是我的个人行为,不要把它和我的学校联系在一起,对学校造成不好的影响。有位网友的话对我启发很大,他说大家对这件事的关注不仅仅因为你是清华的,你是女生,你是女研究生,而是事件本身有值得大家关心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本身是令人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只是需要清华、女生、女研究生这样的标签引起更多的人注意。不过我还是不希望把矛头指向母校。

  羊城晚报:有没有想过利用微博向公众告知事情发展的状况?

  李燕:不过既然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我也不会隐瞒事情发展的进度,可能会通过微博吧,虽然不太喜欢这样的方式。

  羊城晚报:如果有人说你的行为是为了出名,你怎么回应?你觉得自己特立独行吗?

  李燕:在法律专业的学生看来,起诉是正当的方法,和有些直接找政府评评理的人比起来,我觉得自己是用合法的手段要求自己合法的权利。我也理解很多政府信息是不能公开的,属于国家机密,那些我也不要求。既然有些部委已经公布了副职信息,那么我认为部委副职这种信息,作为公民就是可以知情的。至于出名,从法律专业的角度来说,倒不希望媒体介入太多,最希望的还是法院能根据法律法规做出一个合理有据的判决,而在这个过程中,媒体过多的介入有时会对法院造成无形的舆论压力、或是形成无形的导向。

  其实我起诉的时候心里还挺忐忑的,不是害怕,而是觉得给部委的工作人员带来了麻烦,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的工作。在申请过程中,很多公务员的态度都很好,对于他们无法处理的情况,会和我说很抱歉,我也理解一些信息公开工作的处理难度。

  羊城晚报:以往你这种行为在中国是很罕见的,现在逐渐增加了,你对此怎么看?

  李燕:我也只是运用了常规的方式和恰当的途径,至少在我自己看来。人们的权利意识是逐渐觉醒的。就像那个在火车上坚持索要发票的人说的,权利是争取而来的,今天你丢的是一张发票,明天就可能是你的饭碗、你的土地。

  羊城晚报:之前在接受别的媒体采访中,你特别强调了“公民”这个词。为什么?

  李燕:当时强调公民,只是想说明这是我的个人行为,不要把它和我的学校联系起来。但做为大学生,尤其是清华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有的。我想每一个年轻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热情,虽然说出来有点矫情,但总是想为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多少做一些事情,用我可以运用的手段做我可以做的事情。羊城晚报记者 余姝 通讯员 牛丽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