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敏感加重孩子负担
“一方面可以照顾好孩子的身体,另一方面也可以督促孩子的学业,对一部分身体较弱、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家长陪读是有必要的。”上海市心理特级教师杨敏毅认为,父母的陪伴能让孩子心理上有一种安稳可靠的感觉,对适应高中新环境有积极意义。但她同时指出,一些家长为了陪读作出了很大牺牲,有的搬家,有的请假,有的甚至辞去工作。家长的付出总是渴求回报的,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什么,但孩子却时时刻刻能感受到这种无形的压力。高中学生原本就承受着较大压力,家长过于敏感的做法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亲子冲突。
有家长曾向她哭诉,自己每天早起准备早餐,一心想着要给孩子补充足够的营养,但孩子却不领情,经常为喝不喝牛奶、吃不吃鸡蛋与她发生争执。“家长的做法表面上看是为孩子好,而实际上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他们只想着把孩子照顾好就是尽到了责任,却不容孩子有自己的选择。”杨敏毅说,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纠结状态,他们的成人意识增强,内心渴望独立,但由于从小被精心呵护,即使到了高中,他们在能力上仍无法应对独立生活的种种要求。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状态,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如果管得太多太严,事事包办控制,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反之,如果放任自流,该帮不帮,也不足取,孩子会感觉孤独无助。”杨敏毅说,“高中生陪读,与小学低段的陪读不同,家长对孩子主要是生活上的陪伴和心理上的援助,如果做得到位,对孩子成长很有必要,但如果不讲究策略,也可能适得其反。”
家长也要克服分离焦虑
“让孩子搬离学校宿舍,重新回到自己身边,除了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无法承受与孩子分离的焦虑。”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德育室孙永青老师认为,孩子在校寄宿,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一些家长会莫名地产生焦虑,表现为对孩子不放心,对学校不放心;一旦发现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依恋他们,这些父母也会感觉失落,因此他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亲自照看。“很多时候,学生可以慢慢适应,但是家长却舍不得。”
类似的“分离焦虑”,不只是中国家长必须面对的。在一些西方国家,传统的做法是孩子到了18岁要离开家庭而独立生活,但现在很多妈妈却不愿意放手,因为在孩子18岁前,她们的全部心思都扑在孩子身上,孩子长大突然离开,他们会感到失落、空虚、无所适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维蕾娜·卡斯特在其《放手与找到自我》一书中提醒这些妈妈,要学会对孩子放手,并重新找回自我。
“孩子进入高中,不光是孩子需要逐步脱离对父母的依赖,父母也需要学会逐步对孩子放手。”孙永青认为,高中阶段学生心理趋于成熟,独立意识增强,此时正适合亲子双方在心理上作出调整,这对日后孩子的成长发展和父母的心理适应都是有利的。(记者 王柏玲)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