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10月17日电 题:福建的“中山情”
记者 詹托荣
“校门口,有条路/名字就叫中山路/中山路,中山路/中山先生他走过/起共和,终帝制/中国国父,毕生革命/为民众……”在《校门口,有条路》的快板表演中,福州市中山小学的同学们道出了他们的学校与孙中山先生的渊源。
17日下午,中山小学校园里,同学们在贴有孙中山画像的展板下,载歌载舞,深情朗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福州唯一一所以孙中山先生名字来命名的这所小学,创办于1963年,原名赛月小学,经2次异名,于2004年正式更名为中山小学。
“我和我的同学踏着这条路上学,心里激动的是能与我们伟人近距离接触,让我们天天感受到中山精神的博大精深。”中山小学的同学这样对记者说。
中山路,在东南沿海的省会城市福州并不显赫,深藏在福州商务中心的一片高楼大厦之中,只是一条被两排芒果树掩映的窄小支路,全长也只有400米左右,站在路口就能一眼望到头。
沿着中山路前行至尽头,一尊孙中山手持拐杖、身着风衣的铜立像映入眼帘;铜像后有座灰白砖石外墙的2层建筑,这座建筑曾是明清古贡院,而今叫做“中山堂”。
中山堂的前身为明清贡院,清道光七年重建,称为“至公堂”。在科举制度盛行的过去,尤其是在闽台举子一同前来参加乡试的时候,这里可是个热闹的地方。而1912年4月20日,孙中山来到福州,在这座古朴的清代建筑里发表演说,号召福建民众团结起来,为了祖国的统一,继续革命,不断奋斗。
为纪念此次演讲,1932年福建省府将“至公堂”改名为福州中山堂,以缅怀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中山堂南面的贡院埕大街改名为中山路。福州市中山小学就坐落在中山路上。
在福建,“中山”这个光辉名字从未淡出八闽儿女的生活。如今,福州、厦门、漳州等地都有道路、纪念堂、学校、公园、医院、桥梁等以“中山”来命名,表达了八闽儿女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与崇敬之情。
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中山路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并因沿街骑楼风格的旧建筑而被定为“历史风貌街区”予以特殊保护。
位于闽南漳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立有高约5米的“闽南护法区纪念碑”,其中“博爱”两字为孙中山先生手书。1919年11月建成的漳州“第一公园”,1926年更名为中山公园,一直沿用至今。2008年,漳州市新建中山广场,竖立孙中山铜像,以表达漳州民众对孙中山先生的缅怀。
座落在漳州市区九龙江上的新旧两座中山桥,如今已然成为当地独特一景。1925年,在孙中山追随者孙宗蔡主持下,大桥开始修建,次年秋大桥落成。当时恰逢北伐军入漳,为纪念孙中山,就定名为“中山桥”。该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中山桥”。
2002年7月,中山桥被列为危桥,禁止桥上一切车辆和行人通行。同时,为方便居民出行,当地政府在中山桥上游100米处兴建了“新中山桥”。
福州远东村是孙氏宗亲聚居地,村中有福州地区唯一的“孙氏宗祠”。辛亥革命后,远东不少孙氏宗亲入伍当兵,保卫革命果实。一尊形神兼备的孙中山先生铜像,今年10月23日将在远东村揭幕,这是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为纪念辛亥百年而塑造的100尊孙中山铜像之一。远东村铜像竖立之处,也被辟为“远东辛亥百年纪念广场”。
福建与辛亥革命关系密切。100年前,在孙中山的思想感召下,一大批活跃于中国和海外的闽籍人士,为救亡图存挺身而出,或积极参与武装起义,或慷慨解囊捐资支持辛亥革命。100年后的今天,福建人对孙中山先生依然情深意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