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择校乱收费愈演愈烈屡禁不止 已成滋生腐败温床(2)

2011年10月18日 00:2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合法的“择校费”

  9月5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北京市小升初择校热的治理:路在何方》调查报告(下称《小升初报告》)在京发布。

  调查报告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之所以选择“小升初”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相关部门对这一阶段的监管存在真空且“民怨沸腾”。

  “实际上这一阶段收取‘择校费’是‘合法化’的。”杨东平说。根据《小升初报告》披露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名校收取的“择校费”多称“赞助费”,是有关部门许可的,是“合法”的。例如,北京市小学和初中择校费的“法定”标准约为3万元,但因人而异,被要求缴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有人在。家长要将择校费存到区教委指定的银行账户或教育基金会账户上,但无任何正式单据和凭条。区教委一般按70%~80%的比例返还给学校,要求收支两条线,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正因为如此,名校收费的动机十分强烈。

  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物价局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有关问题的通知》显示,择校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门按50%的比例返还给招生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其余部分返还给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用于扶持和改造本地薄弱学校。

  一位不方便透露姓名的原教育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管是各省份间具体执行何种比例返还,“收支两条线”的形式一直存在,在客观上也助长了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监察厅副厅长孙继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陈,“择校费”这个名目,在各学校的账目里是不出现的,基本上都是以捐资助学费的形式出现。《教育法》第48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所以有些学校就打擦边球,钻政策的空子。

  对此,杨东平补充,北京地区的“赞助费”都是直接交到各个区的教育基金会,像海淀区教育基金会,都不直接交到学校,基金会的钱是由区教育局来掌握的,再按照一定比例返还给学校。

  “这个在北京市等于是公开的,它有一个很冠冕堂皇的说法,收这个费就是为了改造薄弱学校缩小差距,其实这是加大学校差距的主要因素。因为现在公办学校获得的国家拨款都差不多,所以造成差距的主要来源就是这种‘赞助费’、‘择校费’。”杨东平说。

  钱去了何处?

  今年5月,广州市第一次公开了市内各区中小学的择校费数额,高达11.39亿。其中捐资助学费94405.87万元,择校费19520.99万元。

  相关文件中,对于资金的具体流向的表述,多为“严格用于教育系统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人员的工资、福利等开支”,或是“择校费应全部用于学校的发展和改善办学条件,不得挪用择校费发放教师、干部、职工工资、奖金、福利或平衡财政预算”。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表述模糊,“用于学校发展和改善办学条件”成了一个大筐,形形色色的内容都被装了进来。9月15日央视《焦点访谈》播出的《择校费到底用在了哪里》节目中,广东不止一所学校将择校费用于支付教师福利、临时工工资、物业乃至为学校购置新车。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北京。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北京某重点中学教师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学校的多功能厅已经很新,但每年都要“修葺”,“现在比人民大会堂还要气派”,而他们的工资也确实比普通中学的老师有优势。

  对此杨东平表示,希望北京也可以公布择校费。至少区教育局要公布区教育基金会收了多少钱,返回给学校多少,都花到哪儿去了,“这笔巨款的数目没有人知道,至少要先信息公开”。

  “迫于经济的压力”成为许多收费学校的托词。对此,孙继业予以否定。他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经费逐年提高能够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凡是能够收这些费的学校都是软硬件比较好的学校,尤其是硬件不需要大的投入、建设,不大存在经费的压力。

  杨东平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收取“择校费”的名校,绝对不是因为缺钱,且名校还利用这笔钱在全国范围内招老师,把各地的名师招过来,更是加大了学校的差距。而且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费”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容易滋生腐败。

  据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统计,从2006—2010年10月底,共受理涉及中小学在职人员的举报线索32件,其中涉及职务犯罪线索15件,包括贪污线索7件,索贿、受贿线索4件,挪用公款线索2件,其他职务犯罪线索2件。据了解,举报线索主要发生在招生等领域,且被举报人多为“一把手”,校长、书记有11人,约占35%。

  “择校费”俨然成为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