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言
免于恐惧的火光
恐惧源自于无知,而无知的背后,往往是科学精神的缺失。
养生专家出来了抢绿豆,大海对面地震了囤盐巴,惊慌失措的我们,曾一次次让世界哑然失笑却浑然不觉。
尚未经过科学洗礼的原始人类恐惧黑夜,因为四周原本熟悉的一切,在漫漫长夜中都将变为未知——直到有人发现了火种。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科学松鼠会艰难地一步步壮大着,科普辟谣,批驳伪科学,宛如一群播散火种的人,让更多公众的内心免于恐惧。
从孤军奋战到应者云集,科学松鼠会凝聚民间的力量,推动着公众向现代公民蜕变的脚步,也面对着许多始料未及的艰辛和困厄。
这些年轻人发动“科普苦旅”要想顺利行进,除了自身的坚持和奋斗,更有赖于更多社会力量的扶助以及相关政策乃至制度的支持。
毕竟,他们点亮的内心火光,对于整个国民的现代性进程弥足珍贵。
嵇晓华三年多之前只身到北京的时候,没想到自己的科普事业能搞出如此规模。那时,他还只是个“待业”的复旦大学生物学博士。
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而十年前,这个比例是1.44%。另外,去年只有23.8%的公民参加过科普活动。
改变这一严峻现实,成了嵇晓华事业的全部。
让科学“流行起来”
2001年,24岁的浙江学子嵇晓华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对于生物学专业学生来说,未来道路是平淡而又稳定的:读博,出国,然后进入高校或科研院所弄个教职。嵇晓华当时的想法也很简单,以后要当“科学家”。
2004年,他把一篇论文写成故事形式,给各杂志社群发邮件,两个月后,文章竟然发表了,文章能发表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写科普文章的人太少了。后来,嵇晓华一发不可收拾,以“姬十三”的笔名屡屡投稿,并最终拥有了自己第一个专栏。
三年后,博士毕业的嵇晓华决定去做职业撰稿人,专门写科普文章。当他告诉大家,自己不打算出国时,导师和同学都非常惊讶。在很多人看来,不出国,生物学博士就算白读了,六年寒窗“付诸东流”,放弃了一条前人走过无数遍的坦途,未来的生活骤然显得风险巨大。
毕业后,留在上海的“准科普作家”生活得并不容易,要买教科书去自学,写科普文章也有不少“成本”,因为很多收录学术论文和期刊的数据库并非免费。当他的同窗或是出国读博士后,或是进入科研院所拥有一份稳定的“事业编制”时,曾经的高材生,顶着博士帽的嵇晓华,当时的身份却是“待业”。
渐渐地,嵇晓华感到,他需要有更多人同行。2007年11月,他只身北上到了北京,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次年4月,他们正式创立了科学松鼠会,并开通了群博。资金匮乏,资料难找,人手奇缺,两手空空,这群有志于科普事业的年轻人,有的只是满腔热情和无限憧憬。
科学松鼠会媒体事务负责人游识猷向记者讲述了创业历程,最初他们拟定的名字是叫“胡桃夹子”,结果发现这个名字在网络上已被人捷足先登,抢先注册了。后来一个网名叫“steed”的成员灵光一闪:“为何不叫科学松鼠会?”含义便是这些年轻的科普作家就像松鼠一样,不倦地为大众剥开科学的“坚果”,让更多人领略到科学的奇妙。
“科学如果总是让公众敬而远之,那它还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就不能让科学好听、好看、好玩,像电影、音乐那样流行起来呢?” 这便是嵇晓华为科学松鼠会的定位,他们摒弃了过去板着脸孔讲科学知识的传统方式,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能让科学“流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