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退休教师自办农家书屋主动送书上门

2011年10月27日 16:1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这两年在许多热心人的支持帮助下,我的‘农家书屋’书更多了,来看书的人也更多了。”时隔两年,记者再次来到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洗马镇羊角桥村退休教师汪新民家,老人兴奋地告诉记者:“还是那句话,‘富不丢猪,穷不丢书’,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明白这个道理。”

  还是那个低矮破旧的砖瓦房,晴朗的白天,屋子里亮着电灯却仍然显得昏暗拥挤。一进大门,两边是覆盖了整面墙的书架,从堂屋一直延伸到房间。书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满各色书籍,按照青少年读物、文学小说、农业科技、伟人名人等分类。

  房间大门上贴着大红的“羊角桥村《农家书屋》阅览室”几个字,房间里的几张四方桌上还堆着一些热心人刚刚捐送来的书籍。几位老人正在屋里看书。80多岁的姜文珍告诉记者,自己来自邻近的姜堰村,是这里的常客。“我爱看看文学书,还经常写点民间故事,有了这个农家书屋,老来生活更丰富了。”

  汪新民介绍说,平时来看书的多数是老年人,有本村的,也有周围几个村的,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来看书的学生们就很多了。

  2010年春节期间,记者曾慕名来到汪新民家。那时这里差不多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外地打工回来的年轻人,放假在家的学生,三三两两拥到汪老师家,或者坐在这里看书,或者借几本回家读。那时候,书屋里的书籍有一万多册。“你们作了报道以后,很多热心人给我寄书、捐书,现在应该有好几万册了吧。”汪新民说。

  汪老师爱读书,从学校退休回到村里后,他一直没有闲着。一把剪刀、一支笔,办剪报,收藏书籍,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料。农闲时,不少村民无所事事,村里打麻将成风。他就同老伴商量,腾出一间大屋,将自己多年来收藏的书籍、剪报全部整理出来,办了一个“农家书屋”,把村民们吸引到书桌上来。

  2003年初,这个简易的“农家书屋”开张了。一开始,来看书的人不多,汪新民就主动将书送上门,或者把村里孩子叫过来给他们讲故事,慢慢地“农家书屋”人气越来越旺,许多村民闲下来就钻进他家,连邻村的也纷纷来看书、借书。

  人多了,书不够,汪老师又有了新的追求:除了拿出自己退休工资来买书、订报,他还到处去“讨书”“求书”。别人丢的书他捡回来,别人当废品卖的书他买回来。他还到县里、镇里“敲门”拜访有关领导,给自己以前的学生写信,希望他们支持“农家书屋”,赠送书刊。

  有一次,汪新民听说有位老同事把50多本旧书卖给收废品的小贩,他竟冒着大雨,跑了三四公里路找到那个小贩,硬是把书买了回来。

  汪老师声名越播越远,捐书、送书的热心人也越来越多。记者正在采访时,湖北省图书馆中文部的焉虹主任也来了,还带来了600多本书。她告诉记者,从媒体上看到汪老师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专门送来一批书,还决定在这里建一个馆外图书流通点,以后将定期过来更换书籍。

  汪老师告诉记者,书多了,家里没地方摆放,他开始赠送,已经送了不少书给村民和附近的“农家书屋”,还送了一批书给已出嫁的女儿,打算在那里再办起一个“农家书屋”。“姑娘昨天回娘家,我们没什么给她,又送了她一摞书。”汪老师的老伴顾桂娥笑着说。

  看到老伴办书屋“已经到了发痴的程度”,顾桂娥没有怨言,每天早早将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烧好开水,泡上茶,张罗着村民到家里来读书。在他家破旧的木板门外,老两口栽了一些芦荟、金钱桔等,几株火红的“一串红”眼下开得正艳。花树之下,摆着石凳、竹椅,这时又有几位老人坐在阳光下看书了。 (皮曙初)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姚培硕】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