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老外夫妻长期蹬三轮送娃上学 网友直呼“太有爱”(2)

2011年10月28日 07:35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们,来自芬兰,在南大教书

  路边蹲点终于见到“三轮老外” 另类举动让他在马路上的回头率相当的高

  记者到达珠江路金鹰附近时,由于时间还算早,来往的行人并不是很多。见路边一位协管员大爷在执勤,记者便上前与之攀谈起来。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天8点半左右,都会看到一位老外骑着三轮车,从中山南路向中山北路方向骑行,车后面还坐着他的两个孩子。“小孩长得特别好看,就跟洋娃娃似的。”大爷这样对记者说。旁边的一位行人也表示他经常看到这位老外骑着三轮车带着他的两个小孩从这里经过。

  等到8点半左右,记者还果真看到了这名外国人。远远望去,老外被淹没在骑车上班的人群中,要不是长得人高马大的,乍一看还不一定能发现他。高高的鼻梁上挂着副老式的眼镜,满脸络腮胡子,一身黑色着装,熟练的骑着辆老式的三轮车缓缓地向记者驶来,从容中显得潮味十足。见老外行驶到路口停下来等红灯,记者随即上前用英语与之交谈起来。老外告诉记者他叫埃里克(Erik herrmann),今年34岁,来自北欧国家芬兰,刚来南京,目前在南京大学教书。因为要急着送孩子去幼儿园,记者此次制造的“偶遇”只有5分钟,约定下午5点再去他家聊。

  记者观察到,这位南大外教的举动,让他在这条马路上的回头率是相当之高,很多人都驻足欣赏他的“车技”,同时也发出了啧啧地赞叹声,有的夸这老外车技了得,也有的则夸两个洋娃娃十分之可爱。短短几分钟,周围围了一圈儿人。

  蹬三轮送女儿上学风雨无阻 “我们喜欢接触自然,即便下雨,也可以玩四五个小时”

  昨日下午5点,记者准时来到埃里克家。他和妻子安吉娜(Angina)刚把两个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最让记者吃惊的是他沾满双脚的泥巴,像跋山涉水刚回来的。“我刚从仙林回来,新区校园里有些泥,”最初的交谈显得有些严肃拘谨。但安吉娜的欢声笑语很快让大家打开了话匣子。埃里克说他们今年5月份刚来南京,“南京是我们来中国的第一个城市,主要是我在南京大学做空气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他的妻子辞掉了芬兰的工作,现在主要照顾两个女儿。

  “我们是为了送女儿上学才买的三轮车和自行车,花了370块钱”,他们就住在新街口,离孩子所在的南大幼儿园不远,觉得骑车很方便。“每天早上也就20分钟吧!骑三轮车很酷啊,不仅方便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孩子们也很乐意坐在里面。”提到路人的“注目礼”,他的妻子马上用夸张的动作加上眼神,模仿行人们看到一个老外骑三轮的惊讶神情,“他们往往正走路,猛然发现我们,都走过去了还是会急剧扭头,‘哇’地表示各种吃惊。”

  难道下雨的时候也骑车送孩子?“对啊!”他们并不担心孩子因为淋雨而感冒,“大自然的雨水,没有关系的啊!应该让孩子多接触自然。”“我们原来在家的时候,即便下着大雨,也可以在院子里玩上四五个小时,只要孩子愿意,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他告诉记者他们喜欢多接近点大自然,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接触自然,“坐在车里有什么意思呢?一动也不能动,身体得不到锻炼,路边什么也看不到。”

  “粗心”爸妈不问孩子学校情况 “语言不通没关系,孩子有自己的方式交到好朋友”

  埃里克夫妇告诉记者,他们送孩子到幼儿园主要就是让她们学中文的,为了方便还特意取了中文名字,米拉今年5岁了,在中班;雷拉今年3岁了刚上小班。不过让记者吃惊的是他们从来没与老师交流过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夫妻俩抱歉地大笑起来,“我一开始也会担心,但也还好,她们每天回来看起来都挺开心的,”安吉娜说,孩子是听不太懂老师说什么,跟其他小朋友也不能语言交流,但这也不会让她们孤单,“老师们做游戏会用动作比划啊,跟别的小朋友就更不用担心了,她们可以很好地玩到一起的!”这位妈妈说得非常自信孩子们天生可以沟通。

  为了验证孩子们是不是真的开心,记者请安吉娜问她们有没有多少朋友,“米拉说她有很多好朋友,雷拉说她有一个最喜欢的朋友,还有很多别的朋友,有个男孩子推了她一下,另一个男孩子马上跑过来保护她。”这个3岁的小天使还真是特别受欢迎。

  “学中文已经够难的了,她们能学好要花很大精力”,埃里克夫妇说并没要求孩子再学别的什么,只是让她们参加了幼儿园的舞蹈班。不过他们同样不知道孩子学的是什么舞,也只是让她们开心一点。

  他们说,在芬兰也没有家长会送孩子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再学习常规教学已经涵盖的内容,“如果再学的话,大多是体育、艺术方面的,比如跳舞、弹钢琴之类的。”  本报记者 李胜华 陈婧 文/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