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后,心理还会那么单纯吗?
“爸爸,今天我们学校一个同学因为捡垃圾袋,被校长表扬了。要是我捡到就好了!”
吃晚饭时,听到儿子的这句话,家长张立勤(化名)简直要笑喷了。他知道儿子也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孩子,他注意到,每次在放学的路上喝完牛奶,儿子总是把袋子握在手里,直到看到垃圾箱才扔进去。“不乱扔垃圾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要求,但要求每个人做到捡垃圾,这个道德标准是不是过高了?”张立勤说。
让他担心的还有,做好事,应有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满足。如此有“震撼力”的奖励,当孩子们再次捡起垃圾袋的时候,心理还会那么单纯吗?
9岁的殷傲宇得到了表扬,个别老师却被校长点名批评。“一个9岁的孩子能主动捡起来,为什么有些老师路过却视而不见呢?”苗禾鸣在当天的办公会上说,你们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做到了吗?被点名的老师则大呼冤枉:手里抱着书或者报纸,真是没看见!
“其实,老师也是普通人,当整个社会道德水准如此,不能要求老师超脱其上,”苗禾鸣说,那天早上旁观的时候,他就想好了,如果有老师捡起来,他考虑授予这位老师终身教师的荣誉,学校为老师购买人身保险,每个月还将享受特殊津贴的待遇。
一次日本修学游自费8000元左右,在山师附小,每年只有少量被投票选出来的优秀学生才能获得赴国外修学的资格。
“绝对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人为炒作。”苗禾鸣说,长期以来片儿汤似的德育说教太假太空了,一味拔高的、假大空的东西其实是毒害了孩子,我们几乎没有给过孩子们真正的公民意识教育,看起来“过分”的表扬只是为了给孩子们一点触动和激励。
出国修学游的奖励方式,是该校历史上的第一次。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苗禾鸣觉得,区别于一朵小红花或一袋小零食,这种奖励方式“把孩子当成人,而不是当成小动物”。
奖励发出三周后,他发现,以前午饭后扔到餐厅台阶上的餐巾纸少了。朱立金老师也发现,午餐过后,教室地面上的垃圾也不多见了,原来扔在垃圾桶周围的垃圾,现在能规规矩矩进到桶里了。
苗禾鸣并不觉得单纯一个表彰就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每个孩子都能意识到自己有保护环境的责任,这就够了。
他记得自己当年在山东师范大学读书时,经常看到一位外教捡拾操场上男生们扔的碎啤酒瓶碴,即使在当了多年的校长后,灰白头发的西班牙老太太弯腰弓背捡垃圾的身影仍然刻在他的脑海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