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江西师大副教授为救人农民工写歌 称系有感而发

2011年10月31日 13:24 来源:大江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当险情来临的一瞬间,你毫不犹豫地冲上前,伸手合力擎起了天……江西男子汉,立地顶天腰不弯……”这首名为《江西男子汉》的歌,算上今天,“面世”刚好一个星期,正是为抬车救人的19位农民工所写。歌词朴实无华,一如这群可敬可爱的农民工兄弟给人的形象。

  创作者陈立芳是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副教授,近期他一直在关注本报关于救人农民工的系列报道,24日晚,他“怀着满腔感情”,仅花半个小时写出了这首歌。昨日,陈立芳告诉记者,接下来他还要请作曲名家谱曲,请我省文艺界知名人士演唱,为救人农民工参评《感动中国》人物摇旗呐喊,更希望借此歌,让大家感受和传播真善美。

  副教授被救人农民工深深打动

  “这段时间,通过贵报了解救人农民工的点点滴滴,成了我生活中的‘必修课’。”陈立芳笑着对记者说,从本报20日刊发农民工抬起汽车救出受伤女孩的第一篇报道起,他就一直在关注本报关于救人农民工的报道,他认为本报报道内容丰富,真实可信,全方位展示了救人农民工的可敬形象。

  陈立芳说,救人农民工在事发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令他深受触动。这句话特朴实:“不要说车子底下压着一个人,哪怕是一只动物我们也要上前去救”。陈立芳动情地说,救人农民工身处社会底层,却对生活“不抛弃不放弃”,带着一颗善心看待身边所有的人,碰到别人有危险,出手相助就成了本性使然,不会考虑值不值、怕不怕,而是必须的行为。正如陈立芳在歌里所写的那样,“脑海里什么也没有浮现,那是你早已养成的好习惯”。

  “救人农民工现身前,我一直在关注‘小悦悦事件’,那些路人的冷漠让我心里发抖,看到救人农民工的报道后,我被他们的善良和朴实深深打动,心里充满温暖。”陈立芳说。

  有感而发为救人农民工写赞歌

  身为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副教授,陈立芳从事声乐教育近10年,平时也会搞创作,由他作词的军旅歌曲《一飞冲天》、《炊事员之歌》已在部队官兵中传唱。陈立芳说,24日晚上,在连续几天关注本报报道后,救人农民工的义举和生活中的形象在他脑中挥散不去,他突然萌生了为这群农民工写歌的冲动。

  “写的时候可以说是怀着满腔感情,脑子里全是农民工抬车救人的画面,给了我很多灵感。”陈立芳说,由于是有感而发,他写起来特别顺手,仅花了半个小时便完成初稿,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第二天,在一节音乐表演课上,陈立芳特意向学生提到这首刚创作的歌,学生们纷纷评价“歌词写得很朴实,就像农民工兄弟给人的感觉”。

  陈立芳说,他在构思这首歌时就坚持“用朴实的词写朴实的人”,因此整首歌中没有任何拔高的成分,歌词反映出的正是农民工真真切切的朴实形象。最后,陈立芳将歌名定为《江西男子汉》,“这些救人农民工,个个都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将邀请文艺界知名人士演唱

  歌词写完了,但要让《江西男子汉》传唱开来,还有一些路要走。陈立芳说,他对此已有盘算。今日,他就会向学院领导汇报《江西男子汉》的创作初衷和后期思路,以得到学院的支持,请院里的作曲名家为《江西男子汉》谱曲。接下来,他还将借助学院领导、同事和他自己的人脉,邀请我省文艺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共同演绎这首歌,唱出救人农民工的“一身肝胆”。

  “我还有一个想法,请江西籍的著名影视歌明星来演唱,利用他们的明星效应和影响力,扩大这首歌的影响。”陈立芳还提到,要使《江西男子汉》深入人心,后期还涉及歌曲制作和推广,他希望省内的专业音乐制作单位能参与进来,共同“讴歌”这群受人尊敬的救人农民工。陈立芳说,《江西男子汉》也寄托了他的一些愿望。他通过本报了解到央视《感动中国》关注救人农民工,他愿借《江西男子汉》为救人农民工参评《感动中国》人物摇旗呐喊,让他们收获更多的掌声和赞誉。

  陈立芳说,人们不管是听歌还是唱歌,都是在抒发情怀,所以一首歌的魅力是无穷的,通过传唱的形式,歌曲可以给人启发和力量。陈立芳说,他相信“小悦悦事件”只是偶然的,以后会有更多的人像救人农民工那样,带着平凡的良心行善举,温暖人们的心灵。

  《江西男子汉》歌词

  你没有英雄的耀眼光环

  却有英雄的一身肝胆

  你没有英雄的壮语豪言

  却有英雄的义薄云天

  当险情来临的一瞬间

  你毫不犹豫地冲上前

  伸手合力擎起了天

  给同胞撑起了一把安全伞

  脑海里什么也没有浮现

  那是你早已养成的好习惯

  无论你的身影在哪里出现

  温情就洒满你经过的路两边

  江西男子汉

  立地顶天腰不弯

  江西男子汉

  真金经得起火来炼

  江西男子汉

  你让英雄城更加名不虚传

  江西男子汉

  笑容里带着几分朴实的甜

  你用果敢的行动向世人讲

  人生来就不惧怕艰难万险

  只要我们不袖手旁观

  把握住危急的刹那间

  生命的奇迹

  就绽放在我们面前 (江南都市报 文/记者金路遥 朱力纲 实习生王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志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