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小学生赊账消费偷钱还债 省早餐钱请同学买画册

2011年11月01日 16:38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小学生赊账消费偷钱还债省早餐钱请同学买画册
图为不少学生在商店“赊账消费”。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要不是老师打电话给我,我还不知道兜里的钱怎么丢的。”昨天,家住(济南)太平洋小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最近,上六年级的女儿老是偷偷地从她包里拿钱,一开始是10块、20块,上周竟“偷”走了100块,而钱的去处更让她莫名其妙,“说是全部拿去学校对面的小卖部还账,到现在还欠人家70多块钱。”

  写上姓名和钱数

  就可以拿走商品

  昨天中午11:20,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小学部的学生放学了,身穿蓝色校服的学生涌向对面的3家小卖部,在马路西侧的一家小卖部,个头挺高的一位学生在门外的摊位上顺手抓起几包5毛、1块的零食,在门口提起一瓶可乐,走进小卖部里拿上一张游戏点卡,给门后的一名30多岁的妇女看了一下,便将自己的名字和钱数写在了一个白色笔记本上,随后走出小卖部。在约10分钟的时间里,有4位小学生走进小卖部,不用付钱,只是将名字和钱数写在本子上,就拿走了商品。

  马路东侧也有一个小卖部,但是人气就显得冷清一些,老板娘告诉记者,“敢赊账就能挣钱,我们不敢,最多赊个几块钱,而且只赊给小姑娘。”然而,采访过程中,家住太平洋小区的学生家长王女士则告诉记者,女儿赊了70多元钱的店铺就是马路东侧这家。问及碰到学生还不上钱的时候该怎么办,一家商店的老板告诉记者,“慢慢还呗,欠个十块八块的就当抽包烟了。”

  请同学、买画书没有钱

  省下早餐钱还“债”

  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六年级一班的文宇(化名)告诉记者,自己也曾经在小卖部赊过账。“买漫画书、练习册的时候记过账,每次都在10块钱左右。”文宇说,“买漫画书、零食的时候不敢跟爸妈说,就自己攒钱还,把每天早餐的钱省下来,每天还1块,慢慢就能还上。”

  记者询问了十几位学生,只有1位三年级的学生称自己从来没有在小卖部赊过账,其余都有过赊账经历,而且对于哪个店怎么赊掌握的很清楚。“东边的那家文具店,赊账的时候,就记在本子上,西边那家商店,熟的话说一声就能赊,不熟的就不能赊。”

  对于怎么还钱,许多学生都称是用父母给的用来买早饭的钱,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妈妈给3块钱吃馄饨,我就吃2块钱的白吉馍,剩下1块给小卖部。”而对于还不上怎么办,一位男生说,“小卖部的人到班上找,实在还不上就跟爸妈要。”

  小卖部惯坏了孩子

  有的同学偷钱还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学生在小卖部的赊账,少则十几块,多则几百,甚至上千。昨天中午11:10,一位在门口等着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林女士告诉记者,自去年10月份开始,她的儿子一直在小卖部赊账,至今还欠小卖部400多元钱,儿子曾多次偷偷拿了自己的钱向小卖部还账。“一开始不承认是他偷的钱,光今年就拿了我300多块钱。”林女士和许多家长都认为,小卖部这种纵容孩子花钱的做法惯坏了孩子,“以前有10块花5块,现在有10块花20块。”

  更让家长愤愤不平的是,迫于还不上钱的压力,许多学生学会了“偷”家长的钱。此外,孩子赊账所买的东西都是没用甚至有害的东西,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女儿赊的大都是5毛钱一包的“三无”零食,吃完后上火、拉肚子的事情时有发生。对于要不要替孩子把钱还上,一位父亲认为,“经过我允许的,我一定会把钱还上,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赊给孩子的,我们不会认也不会还。”

  向小学生赊账行为欠妥

  每次班会老师告诫

  昨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济南师范天桥附属学校的班会,小学部的班主任再一次重点地向学生们告诫学生不要在周边小卖部赊账消费。五年级四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告诉记者,“每次班会、家长会上,老师们都得跟学生、家长重复强调,学生一定不要在小卖部赊账。”

  针对学生在小卖部赊账的行为,学校老师也多次接到过学生和家长的举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师告诉记者,“有的小卖部还用电脑游戏引诱学生消费,只要花的钱多,就可以到屋里上网玩游戏,还有的店铺采用‘驴打滚’的方式欺骗学生,今天该还10块,可能明天就变成还20了,有的学生还不了账又被逼的紧,只好来向老师哭诉。”

  对于小卖部可不可以向小学生赊账,记者咨询了山东平正大律师事务所赵金一律师,赵律师告诉记者,小学生属于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群,而小卖部在已知的情况下,对小学生进行诱导、欺骗,超过了其可控范围的行为可视为无效。赵律师认为,小卖部利用赊账增加其生意,规避其诱导欺骗本质的行为欠妥。

  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引导

  建立正确的青少年消费观

  济南市青少年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胜男认为,青少年从小要培养节约、量力而行、不要攀比的正确消费观,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

  徐胜男告诉记者,对于已经出现赊账消费行为的学生,家长、学校应当适当采取一些“强硬”措施,例如,家长对孩子在时间、空间和花钱数量上加以限制,在两周甚至两个月的时间内,按时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减少其接触赊账消费的机会,同时限定其零花钱的数量和用途,逐渐培养其适度消费的习惯。而要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徐胜男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需要从小培养,需要让孩子从小认识到赚钱的艰辛,帮助他们形成计划用钱的习惯,同时不与别人攀比,根据自身的需要作出消费选择。” (记者 徐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