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川大破格录取甲骨文特长考生 教授不愿教递辞呈

2011年11月05日 11:12 来源:成都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川大破格录取甲骨文特长考生教授不愿教递辞呈
文科楼
甲骨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因拥有甲骨文的特长,“古文字达人”黄蛉在两年内实现了三本到一本的“两级跳”,从川大锦城学院转入川大本部学习,让诸多同窗眼红。然而,好事多磨,喜讯传开还不到一天,昨日,成都晚报记者从川大返聘教授、专为黄蛉“开小灶”的指导老师何崝处获悉,因为“这个学生有些浮夸”,他已经向学校提交了辞呈,不愿意再教黄蛉。而此时,已确认将学籍转入川大历史文化学院的黄蛉也处于“隐身”状态,电话一直关机。

  教授交辞呈: 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

  据了解,从2009年开始,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为黄蛉量身定制了一套学习方案。而原本已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也被返聘回川大,专门负责黄蛉的培养问题。昨日,成都晚报记者电话采访了何崝教授,竟意外得知,他已向川大提交了辞呈。

  “我教他的是先秦文献以及古文字方面的东西。但在接受采访时,他信口开河,说会读《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什么著作?这是南北朝时刘勰的著作,这个跟我们的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连《文心雕龙》都读得懂了?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说到此,何崝有些失望地叹了口气。他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黄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并不如意,“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

  而令记者惊讶的是,何崝随后透露,他已经向川大提交了辞呈:“我不会再教他了。至于学校今后会派谁来教他,我也不知道。目前,学校还没有回话。”

  黄蛉“隐身” 学籍确已转入川大

  既非高考,又非考研,以一技之长“杀”进川大,“古文字达人”黄蛉将到川大哪个学院学习?昨日,成都晚报记者电话联系黄蛉,但他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记者随后前往川大江安校区以及望江校区寻找黄蛉,始终未见其身影。

  随后,成都晚报记者又来到川大历史文化学院,询问黄蛉的学籍问题,“我们也不清楚此事,我也是今天才看到报纸的。”历史文化学院教务处一老师说道。而记者致电该院院长霍巍后,他也模糊地表示:“还没有确定转到我们学院。”最后,成都晚报记者从川大教务处得到核实,黄蛉的学籍确实转入了川大历史文化学院。

  黄蛉未来 或往研究生方面发展

  作为“偏才”、“怪才”,黄蛉今后将被如何培养?虽然川大教务处并未透露其具体培养计划,不过,根据2009年川大推出的针对偏才、怪才的“双特生培养方案”,黄蛉今后还可以往研究生方向培养。按照规划,“双特生”的培养分为基础课程学习、重点培养、特殊培养三个阶段,而进入到第三个阶段的学生还可以进行研究生预备学习。而之前,正在川大江安校区听课的黄蛉也曾表示,他有往研究生方面发展的意愿,“我现在就是来川大这边先听听基础课程,以至于以后考研时基础不要差太多。”

  同学热议

  好羡慕!

  进川大

  绕过了考研路

  甲骨文考生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的消息昨日在川大校园引起热议。昨日下午,成都晚报记者来到四川大学江安校区以及川大锦城学院,不少学生就黄蛉经历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这是学校不拘一格用人才;一部分眼红的同学表示,期待同样的“教育机遇”。

  “好羡慕。三年后,我还是要走考研这条漫长的道路。但我没有特长,希望川大也能给我这样普通学生多一些机会。”与黄蛉同专业的川大锦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胡同学说。“黄蛉被川大破格录取是一件好事情,蒋方舟也是被北大破格录取的。有了他这样喜欢研究甲骨文的学生,我们的古老文化就不会被后人遗忘了。”川大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蔡佳君力挺黄蛉。

  众议黄蛉“两级跳”

  有人说这是创新

  有人说不太公平

  黄蛉的求学经历传开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此事,有人羡慕,有人眼红,也有人期待同样的机遇。昨日,成都晚报记者采访了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倪师军以及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作为高校教育专家的他们均认为:偏才、怪才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川大的破格之举具有启示意义。不过,川大锦城学院文传系主任毛建华却表示:“破格进川大,不应该被普及。”

  支持派

  特招黄蛉对教改有启示

  应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

  西南交大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光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川大破格录取黄蛉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是一个对教育改革具有启示意义的事情。”

  “长期以来都在提教育改革的思想,但始终没做好,这是受传统教育和考试的束缚,我认为重要的是因材施教、要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特别是要让有个性的人才脱颖而出。”陈光说道:“破格录取在全国并非首次,川大此举是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给予了一个培养的机会,这是一个积极的探索。”

  建议派

  招偏才、怪才

  应定标准防杂乱无章

  ●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倪师军

  “创新人才培养是多元化的。如果把所有人都培养成一个模子,那不是高等教育期待的。”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倪师军说。据了解,同样看重偏才、怪才的成都理工大学,今年也破格让英语挂科学生邵周成拿到了双证;该校更是修改了学士学位授予细则,为优秀的偏才生制定了多元化的毕业考核标准。对于川大黄蛉的故事,倪师军表示他早有耳闻,“我不鼓励过分炒作偏才、怪才,但高校还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样,在发展创新人才时,学校也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标准。如果没有标准,没有一定的方向和政策,教育可能就会显得杂乱无章。”

  反对派

  比他优秀的学生有很多

  “两级跳”对他人不公平

  ●川大锦城学院文传系主任毛建华

  “当年,黄蛉连三本都没有考上,但川大看中他的甲骨文方面的造诣便特招进来。”川大锦城学院文传系主任毛建华说,锦城学院接受黄蛉后,学校对其特别关照。“我们确实花了很多精力在黄蛉的培养上。川大把他招到我这里,我们的辅导员也抓得很紧,对他特别关照。好在,他自身也很努力,进校后大有长进。”

  黄蛉这样以“特招”方式实现“两级跳”的绿色通道今后是否能普及?毛建华表示并不认同,“他进来的时候成绩是中等偏下,但其余学生都是公平竞争的方式进来的,因此,我不能为这种方式叫好。在锦城学院,比黄蛉优秀的学生有很多,他们都是通过考研的形式进入川大,黄蛉是我们学院第一个破格进入川大的。”

  话说黄蛉

  谁说黄蛉很木讷 人家感情细腻着

  在之前的采访交流中,成都晚报记者发现,喜欢甲骨文的黄蛉并不太擅长言辞。黄蛉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昨日,网友“才丫头”打进成都晚报热线,表达了她对黄蛉的看法,“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黄蛉还有微博和博客,而且他并不是只懂甲骨文的‘木讷人’。”

  通过“才丫头”的指引,成都晚报记者在“黄蛉”的微博和博客中看到,这个“古文字达人” 确实是一个感情细腻的文学青年。在2009年7月的一篇新浪博客中,黄蛉写下一段简短的煽情语句:“我特别想给每个支持我的人都说上一句感谢的话,但我打字又慢,我就在这里向大家致敬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表达我对大家的感谢。”不仅如此,从新浪微博中仅有的几条信息来看,似乎除了“甲骨文的专研、进入大学的新鲜”,黄蛉还动了小男生的情怀。2009年9月30日10点58分,黄蛉在微博中写下:“暑假去广东做电视节目,偶然间碰到一个女孩子,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心动,留了对方的手机号码。但悲哀的是我手机掉了!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遇上?”而在几分钟前,他竟然写道:“我决定在大学里面帮同学写情书,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记者 杜灿 谭立鹏 摄影 曹志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