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90后大学生自筹经费造火箭 大学城择地发射升空(3)

2011年11月11日 14:4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艰辛的制作过程

  每颗螺丝钉都经测试

  虽然是业余,但按罗澍的话来说,他们是按照现在最先进的研究方法来设计的,技术上没有一点马虎。

  记者采访时,罗澍正埋头制作火箭最关键的航电监控芯片,他说:“火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用什么材料,长度重量大小都经过严格的数据测试,再通过软件进行不断测试,才得出最后的数据。”正在组装尾翼的胡振宇举了一个例子,固定尾翼的螺丝就不是乱选的,首先要计算它的承受力,如果螺丝的承受力不够,尾翼就会松动脱落,发射就可能失败。这些大量的数据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得来的。“经常做通宵的实验,困了就在行军床上睡会儿,有时做出成品,凌晨5时都会去做试验。”

  头发丝般的缝致爆炸

  因为资金不够,四个小伙子尽量找价格最便宜但又合乎数据要求的制造火箭的材料。在实验台上,记者见过好几个已经爆炸开裂的发动机。“这是因为隔热层有一个头发丝大小的缝隙,当固体燃料瞬间燃烧时,产生非常大的破坏力,将铝合金的发动机撕开一条缝,最后发动机就报销了。”随后他们经反复试验,终于找到正确的密封方法。

  20万元监测仪监控

  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仿真,“万户-I号”设计了复杂的航电技术和回收装置。制造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部分是通过采集文献,借鉴国内外爱好者实验数据所获得,其余均由参与成员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积累,再通过知识整合,加以创造性思维自我创新。

  为了跟踪火箭的运行轨迹,并掌握火箭的飞行姿态,四位研制者运用了复杂的航天技术。负责航电技术的罗澍告诉记者,火箭总共有两个控制监测芯片,还安装有视频摄像头。此外,“一位科普专家专门提供一台尖端仪器,价值近20万元,通过火箭上的传感装置,能灵敏感受火箭的每一个细微动作,比如说降落伞不能打开,监测仪就能敏感感受飞行轨道的变化,我们就要启动第二重的保护装置。”

  “万户-Ⅰ号”两级火箭都设有降落回收装置,降落是通过降落伞来实现的,但别看它不起眼,它却“报废”了实验小组10余枚试验火箭。(文/记者 李立志 图/记者 黎旭阳)

  华南理工大二学生胡振宇,18岁,管理专业;

  中山大学大一学生罗澍,信息科技专业,不到19岁;

  华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张子林,物理专业,20岁;

  广州中医学院的黄德恩,有机化学专业,大二,20岁。

  “万户-Ⅰ”相关数据

  箭体总长:247cm

  一级长度:103cm

  二级长度:100cm

  头锥长度:40cm

  连接部分长度:4cm

  总重:11.793kg

  外壳材质:HD-PVC

  发动机壳体材质:6061-Al(铝合金)

  发动机喷口材质:45#钢

  燃料:改性KNDX(一种固体燃料)

  一级推力:288.4N;总冲:622.4N/s

  二级推力:188.6N;总冲:409.4N/s

  降落伞材质:尼龙-66

  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SRM,SpaceCAD,OpenRecket。

  设计射高:640M

  最大速度:100.4M/s

  最大加速度:3.32G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