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专家称爱心午餐藏教育创新 孩子营养是教学保质关键

2011年11月14日 11:31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杭开幕

  不丹的“午餐供给计划”、马来西亚的“社区参与计划”获奖

  一顿“爱心午餐”背后有教育创新

  昨天,2011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开幕。大会颁发了特设的亚太地区文晖奖,此次获奖项目分别是,不丹的“午餐供给计划”,马来西亚的“社区参与提高学校绩效”。

  评委们用两句话概括了获奖理由:“影响教育质量的除了师资,还有孩子的营养等要素。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

  为鼓励教育改革创新,从2010年开始,由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等组织共同发起,每年评选一届“亚太地区教育创新奖”。本届以“学会共处”为主题,共有来自亚太地区25个国家的78个项目(个人)参评。

  让孩子吃饱吃好,提高学习效率

  不丹的“午餐供给计划”,说白了就是给贫苦孩子提供“爱心午餐”。不丹的吉格梅·楼瑟尔小学是当地一所走读学校,学生都是携带午餐上学。然而,其中有一些贫苦孩子或者不吃午餐,或者营养不足。他们因此体力不支,在课堂上沉默寡言,缺乏自尊心,消极回避各种学校活动,有的甚至面临辍学的风险。

  “午餐供给计划”,使这些学生可以通过其他同学、教师、家长和志愿者等社会人士捐赠,吃上营养丰富的“爱心午餐”。目前,不丹的“午餐供给计划“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社团,致力于提高食物营养价值意识,注重饱肚,更注重饮食健康和卫生等。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杜越解释说:“尽管营养午餐项目已经在很多国家建立,但大多数项目都是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的倡议性行动。而吉格梅·楼瑟尔小学午餐供给计划完全源于基层的努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使社区成员学会分享,关照那些不如自己幸运的人,这种模式值得在各国推广。”

  一顿午餐是怎么和教育创新扯上关系的?

  “午餐和教育貌似没联系,但实际上,爱心午餐不仅让贫苦家庭的家长放心送孩子上学,而且孩子吃饱了自然能集中注意力上课,同时提升入学率和教育质量。”

  杜越告诉记者:“我们曾在陕西农村的学校做过一个冬季的实验,买了几只羊给一所学校。学生每天上学割一捆草喂羊,附近村民帮着养羊挤奶。整个冬天,该校学生每天都能喝到一杯奶。结果发现,学生们一旦营养跟上了,不仅患感冒的几率降低了,而且注意力更集中,上课效率明显提高。

  所以说,孩子的营养也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如此说来,爱心午餐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教育公平,拿下亚太地区的教育创新大奖实至名归。

  调动社区力量,一起来做教育

  另一获奖项目是马来西亚的“社区参与提高学校绩效:Ulu Lubai国民学校经验”。

  Ulu Lubai国民学校是马来西亚沙捞越州一所偏远的郊区学校,大多数社区成员都是伊班族人。该校之所以取得了现有的成就,得益于充分利用家长-教师联会。学校在家长的鼎力支持下,实行了团结计划,提供学习中心,供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使用;班级领养计划,住在学校附近的家长被指派照顾各班级,为学生创造如家庭般温馨愉悦的学习环境;校内英语计划,组织英语学习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学习掌握英语等。从学员高达98%的出勤率和考试成绩就可以看出这些努力的显著影响。

  “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尤其是在农村等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马来西亚这所学校实施的所有计划,成功地动用了社区的力量,仅仅使用了少量资源,而且是就地取材,就获得了不错的教育成果,这种教育创新值得大家借鉴。”杜越说。

  在揭晓教育创新奖之后,本届教育创新大会将陆续举办学校特色化发展论坛、家校互动方式变革与学校发展论坛、教育家成长与学校发展论坛等十项专题会议,从不同角度探讨关系现代学校发展的要素。(通讯员 刘粉莉 张萍 记者 沈蒙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