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行为遭到众多网友以及专家学者的质疑。但萧百佑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现实重压下的家长
都可能变“狼爸”
我们目前面对的社会现实是,一方面,不同行业、不同工作、不同身份、不同职位间的工资收入、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日甚一日地强化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社会阶层日渐呈现出固化的趋势,特别是向上流动的渠道严重萎缩,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多少资本可以让孩子去“拼”的“爹”来讲,采取严格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赢在童年”,将来上大学、上好大学,自然就成了无奈的选择。
家长们在不同程度地扮演着“狼爸”的角色,孩子们也有可能心甘情愿地充当“狼孩”。面对这样的现实,与其纠结于“狼爸”式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可行,不如反思是什么催生了家长们的“虎狼心肠”。(安人和)
家庭教育要厘清
惩戒与体罚的界线
“狼爸”手中的鸡毛掸,无疑成为打孩子的工具,可是他摸索着一套“打人之道”,虽然未必像他说的“打得科学,打出艺术”那么神奇,但分寸感应该是肯定的。在古代,老师都有一把戒尺。有人认为,戒尺的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是儆戒、警示,所以戒尺的形式不可或缺;第二是尺度和方式,正是教育心理学中需要研究的警戒标准。
小孩子不可能一点错误不犯,犯错后,家长如何对待与处置,确实有讲究。家庭教育需要一把智慧的“鸡毛掸”。诚如有人期待的,让惩戒成为一种教育艺术,学生在受到老师与家长的批评惩戒的过程中体会出教师与家长心中的爱。只有不回避惩戒教育的存在,增添智慧“鸡毛”,制定相关的惩戒规则,才能厘清惩戒与体罚的界线,掌握好分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王旭东)
协调鼓励和批评
往往被我们忽视
其实一个父亲是否天下最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子女感觉到好。“狼爸”之前还有“虎妈”。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出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介绍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当然,无论是“虎妈”还是“狼爸”,都有值得启示之处。即,教育需要鼓励,也不拒绝批评。鼓励和批评的协调,正是被我们忽视的。(毛建国)
更多沟通才能
留给孩子快乐记忆
打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孩子更重要。“狼爸”之子萧尧承认:“爸爸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也失去了童年时该有的快乐。”诚如,孩子如果终日生活在恐慌之中,长大即便成材了也会阴影难散。好在“狼爸”表示,会反思自己的家教方式,在日后会与孩子做更多沟通。孩子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的,父母不能埋葬孩子的幸福童年。
此外,须警惕“狼爸”的负面激励效应。可以预料的是,无论“狼爸”还是“虎妈”,追捧者一定不少。其实,考上北大的学子,难道都是父母棒打出来的吗?当然不是。因此,须全面认清“狼爸”的教育模式,不能将其教育模式简单图解化。(王石川)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