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解开死结 人人有责
本报社会版和人民网教育频道联合推出的“别让孩子伤在起跑线上”系列报道,到今天要告一段落了。
报道的句号好画,可孩子的负担难减。
孩子课业负担过重,这不是一个新问题。危害有多大,孩子、家长、老师、管理者乃至大众都很清楚。从这些天来记者的采访中、各界的反映中、网络的留言中,都可以看出大家的忧心。意见几乎是“一边倒”:不能再这样了!
可是,问题能得到解决吗?还是热热闹闹说一遍就算完了?
说实话,很多人并不乐观。
无论在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上,还是各级政府的落实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上,大家都在想办法,做探索。可根源在于,在升学焦虑较为普遍的情况下,减负实在是难。以考试作选拔虽有很多弊病,却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公平,特别是高考,不可轻言弃置。打个不尽准确的比方,好比冬天的一件潮湿棉袄,穿上冷,脱下来更冷。那么,怎么在既定条件下遏制应试教育的膨胀呢?怎么有效缓解家长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焦虑呢?怎么消除一些地方政府和学校过头的利益驱动呢?
还没有现成的答案。
纲要里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希望大家继续关注这一长期存在的问题。大家都关注,就会有希望。大家都想办法,办法就会比困难多。
希望这组报道能够成为促进减负的一块敲门砖和一个新起点。
山东实行全省齐步走
监管缺位要问责
【症结】我减人不减,成绩落后怎么办?
【探索】要减全省统一减
山东省在推进素质教育之初,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市教育局的局长同意在他们那里试点,都说“要抓全省统一抓,我们坚决执行,但是让我们先做,坚决不做。”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各市高考升学率的问题,都怕自己规范了,别人不规范,在高考中会吃亏。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省里经过认真分析论证后认为,每个省均是独立的高考录取单元,省与省之间不存在高考利益竞争,这决定了每个省都能以省为单位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而不能只是在某个地方或学校试点。只要全省整体推进,一盘棋、齐步走,统一行动、集体减负,完全可以营造出公平竞争的环境,有效打消各级各界的顾虑。
他说,“都坐下来看球赛和都站着看球赛的效果是一样的”。这样做,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升学格局基本没什么变化,不同地方、学校和家长的顾虑自然就消失了。
【症结】减轻课业负担,突破口在哪儿?
【探索】把高中当成“牛鼻子”
山东省认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的底线,说到底就是回归教育的本来面目。
基于此种认识,张志勇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必须树立依法治教意识,政府要依法办教育,学校要依法办学,教师要依法执教,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法管理,做到违法、违规必究,实施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对严重违规的地方或学校,直接追究相关责任人。
谈到把高中作为突破口,张志勇说,这是因为高中上连高等教育,下连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的中间链条,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重点和难点。作为“龙头”的高中办学不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就很难做到真正有效的规范,学生课业负担就很难实现根本性的减轻。他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的从义务教育阶段突破进行减负的实践也证明,如果不抓住高中这个根本,课业负担不但不会减轻,而且会越来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