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会不会陷入“应赛怪圈”?
“机器人”活动在各中小学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因为它对学生动手能力、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等的培养有着独特作用,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青睐。但在一些地区和学校,“机器人”特色教育却在变味——活动是为了比赛,获奖是为了升学。“机器人”会不会步“奥数”后尘,陷入“应赛怪圈”,成为又一块升学敲门砖?
开学不久,虹口区曲阳四小的吴润华老师打电话给各位新生家长了解情况。“我是英语老师,照经验家长对英语会有很多问题要咨询,不料他们一听我的班每周有一节机器人课,都改换话题聊机器人了。”吴老师所说的“机器人课”,是曲阳四小所开展的机器人特色项目。章本荣校长说,往年家长争着让孩子在学校学英语、学音乐,今年却都想学机器人,“我们没做过任何宣传,应该是大家的口耳相传吧。”
“机器人”大步走进校园
“这几年70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关注,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动动手,动动脑,而不是整天待在教室里。”章本荣说。大多数家长最初选择机器人项目是想让孩子多到教室外走走,玩玩,当然也有一部分是看重机器人比赛对孩子未来升学的帮助。在曲阳四小,确实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参加机器人活动,学科成绩得到提高,并且在小升初招生中受到青睐。
每个男孩心中都有一个机器人——这话真是不假。几乎所有第一次接触机器人的孩子,都会立刻被它吸引。每年给新生上第一节课,科技老师胡超的经验是,前30分钟老师根本插不上话,整个教室从学生看到机器人的那一刻起沸腾,学生摸索着拼装,兴奋得满头大汗。30分钟后教室才会慢慢冷却下来——因为学生不知道怎么摆弄,零件放不回去,到这时候他们才会安静下来,等着老师教他们怎么“玩”。
除了好玩,“机器人”对学生创意的激发、探究精神的启迪,从第一节课就已经开始了。“学生拿起一长一短两根积木,会本能地组装成一个简单的跷跷板,旁边的同学眼馋了,就会想办法做一个更长更大的。虽然小学生还不知道自己运用的是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但在拆拆弄弄、反复摸索的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会掌握动力臂与支点的关系。”胡超说,“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无止境的。”
“机器人”活动,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和科技素养,章本荣更看重它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
对于“机器人”给自己孩子带来的深刻变化,家长们最有体会。学生潘炜彦去年6月参加世界杯RobCup比赛荣获第三名,他母亲崔悦说:“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中等,性格内向,自从二年级参加机器人项目,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现在做事非常自信。”在一位语文老师的印象里,参加过机器人比赛的学生作文写得特别好。因为当其他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时,他们有源源不断的作文素材——有为了不让机器人摔倒而熬夜研究的辛苦;有在数千人面前一边因害羞流泪一边为机器人伴舞的经历;更有与陌生对手在几个小时后变成铁哥们的奇缘。机器人项目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也有独特作用。一个小队,有人负责拼装,有人负责操控,还有人负责说明演讲和表演,在这里,协作能力比个人成绩更重要。
一不小心又入“应赛怪圈”
“机器人”活动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家层面,机器人教育已经从少年宫兴趣小组向基础教育一般学校铺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规定7—9年级信息技术教育部分有: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2003年,国家教育部把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同时普通高中新课程也将“人工智能技术及简易机器人制作”列入选修内容。
机器人教育有这么多好处,但还是有不少学校因为师资缺乏、投入不足而偃旗息鼓,有的则将其逐渐演化为一种精英化的“奥运项目”。
不少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就是面向比赛,一些学校领导会直截了当地说,“买吧,买一个好的机器人,但是你得给我拿个竞赛成绩回来”。负责培训机器人课程教师的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王立春认为,这些学校对机器人项目教育意义的理解过于狭窄,甚至产生了偏差。他们将特长教育与竞赛简单地挂钩,依靠比赛推动其发展,而忽略了特长项目本身的魅力和作用。
国内一些比赛为了吸引学校参与,制订相应的激励机制,如在中学阶段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活动机器人比赛”获奖,在一些省份就会有保送大学、高考加分等奖励。
这种以竞赛代替教育的偏差带来了学校对机器人项目本身教育意义的忽视。一旦遇到考试,这些特长爱好就都要让路。一个现实是,一些初中生依然会回到自己已经毕业了的那所母校参加机器人项目,因为他们所读的初中根本就没有机器人项目生存的空间。这些有特长的学生不得不将爱好雪藏,投入到紧张的应试教育之中。
全国信息技术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华东师大教授王吉庆在参与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学校和老师对开设机器人课程存在误区。“由于机器人课程强调的是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学习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感受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这种教育的效果通常是隐性的,难以评价的,也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推广起来阻力不小。”
特长教育需卸下应试外壳
机器人竞赛在红红火火开展的同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商业化培训利益。据说面向幼儿园孩子的机器人兴趣班收费已经超过“奥数”,一节课150元,还一座难求。
郑剑春老师所在的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在2010年高考中有位两学生因在某国家级比赛中获奖而获高考加20分的奖励。但郑剑春发现,比赛的规则和要求都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他不禁质疑:“机器人比赛到底比的是什么,是学生的技术、知识、能力,还是设备?在这种比赛背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机器人生产厂家对市场的竞争,而不是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即使在比赛中获胜,学生又能从中收获多少学习的乐趣呢?”
无锡市江溪小学黄献忠说:“近年来机器人比赛难度越来越高,要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老师。为拿比赛成绩交差,不少参赛机器人多为老师一手包办,学生只会按开关,成了高分低能儿。而且比赛名次和器材的好坏直接挂钩,不少学校不惜重金投入,一次比赛单是器材就要花费几万元。”黄献忠认为,变味的竞赛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相背离的。有些学校完全以比赛为导向,开展活动多年,却无基础的教学与课程建设,学生的发展从何谈起。
少师资、缺教材、缺资金、缺课程标准,是阻碍“机器人”进课堂的几大“坎”。要越过这些“坎”,需要学校将特长教育回归本源,卸下应试和功利的外壳。章本荣介绍说,他们学校之所以选择机器人项目,当初也是一个偶然,能够坚持到现在,可以说是大浪淘沙的自然选择。他认为,学校要办全员性的特色教育,而不是竞技性的特色教育。在他们学校,和“机器人”相关的培训内容已经融入课程,并形成了多梯队的培养模式,一年级新生刚进校门,就开始学习怎么拼装机器人。“特长教育不能单纯为了考证比赛,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应该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整体提升,而不是聚焦在几个明星学生身上。”
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李艺,对机器人全面走进未来学校课堂表示乐观。“如同上世纪80年代计算机课程刚进入中小学一样,机器人课程也将以必修课、必选课、选修课以及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形态共存一段时期。展望未来,机器人全面进入中小学课堂将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而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纠正对于机器人教学的认识偏差,不要让它沦为第二个“奥数”。(赵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