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村,距离北京主城区20公里,低矮错落的建筑中居住着一万多名来京打工者,每隔两分钟就有一架飞机从村子上空轰鸣而过。孙恒在这里居住了近10年,创办打工者乐队、打工子弟校、二手公益超市,这一切,都是为了他口中那个“用双手、汗水建起都市,却在城市的主流声音中沉默的群体”。
1999年,毕业于河南安阳师范学院艺术系音乐教育专业的孙恒从家乡辞职到北京寻梦。一开始,他只能过着在街头卖唱的漂泊生活。
那时孙恒还经常到建筑工地卖唱,在一个工地他认识了黑瘦而寡言的建筑工人彪哥。在一个晚上,彪哥突然跟孙恒聊了很多,他伸出双手,“出来打工,我什么都没有,就有这样一双空空的手,用这双手养活家人,每天干活很累,累的时候喝些酒,喝完酒更想家”。看着眼前的彪哥,孙恒想起了自己在地下通道卖唱的时光,还有那些在身边摆地摊的伙伴。
在外打工寻找更好的生活,这是彪哥等无数人的共同愿望,打工的辛苦、异乡的感受也是这个庞大群体的共同经历。孙恒突然明白了,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这个群体的人生。
孙恒创作了一首歌曲《彪哥》:“你说你很想家,可是只能拼命地干,才能维持老少一家安稳的生活……一天天一年年……”他再次来到工地唱给彪哥听,彪哥边听歌边用粗糙的大手抹去滚落的热泪。
从此,孙恒的生活有了方向:让打工群体也能融入城市生活,不再沉默。
孙恒开始为打工群体义务演出,为打工子弟上音乐课,创办“打工青年艺术团”。后来,艺术团用发行第一张专辑的7.5万元版税,在皮村为打工子弟建起了“同心实验学校”。
2006年7月,孙恒又和伙伴们建起了第一家二手超市,收集城市人捐献的二手衣物低价卖给打工群体。在这里,最贵的七八成新的冬季棉服也只要20元。
今年二手超市已经发展到10个,孙恒估计今年的纯利润可以达到10万元,“利润有三个用途,一个是维持超市自身经营,二是投入到‘同心实验学校’,三是在社区开展公益活动用”。
此外,孙恒还在皮村办了一个中国最简陋的博物馆——“打工博物馆”,暂住证、健康证、保安服、罚款单甚至工钱白条、给家人的书信……这些物品都以展品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参观不收费,我们就是想让社会看到这个群体的变迁。”孙恒说。
记住这个时代,记住这个群体,记住每一个为中国发展作出贡献的人。这是孙恒的希望。(翟烜 黄英男 白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