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中考体育培训秋季特训班火热招生中,重点中学一线体育教师,考试项目透彻分析,制胜技巧传授,迅速提高成绩,挖掘最大潜能向满分冲击……”这是北京一家体育培训机构最近推出的招生简章,颇具煽动性的广告语让市民黎女士非常心动,“我儿子今年初三,我打算给他报班‘吃小灶’,千万不能让中考体育给孩子拉了分”。
听黎女士介绍,这是她从别的家长那里讨教来的招数。中考体育这项政策,原本意在通过应试压力督促青少年锻炼,以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但在很多时候却演化成为突击恶补的“魔鬼训练”,孩子们为了达到满分机械地重复着并不喜欢的考试项目。
这些年,国家相当重视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各种活动也开展得声势浩大。虽然最新公布的《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滑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是身边不断冒出的“小胖墩”、“小眼镜”、“豆芽菜”们却仍在警示我们,拯救孩子体质的战斗才刚刚打响。
“每天锻炼一小时”怎样落实?
有保障,有监督,有问责,才能防止政策踏空
在许多人看来,“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拯救我国青少年体质的重要契机。有媒体如此解读,当校园体育上升至政策高度,意味着孩子锻炼有了政府撑腰。不过,要把一项硬性规定落实到全国各地的千万所中小学校,能不能贯彻到位、会不会遇到阻力、有没有保质保量,一个个问题等待回答。
日前,共青团中央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邢守见带领6家媒体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小学、和平街中心小学和惠新里小学督导检查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的落实情况。通过现场观察,这几所学校都能因地制宜组织学生锻炼,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跳跃的场景让人欣喜。
不过,仅仅几所学校的情况并不能代表这项政策已经落实到位。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表示:“‘每天锻炼一小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些学校体育设施不足、场地有限,缺乏开展体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些学校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内容单调,学生没有太多选择,往往一小时的时间锻炼几分钟就算了,流于形式。”
而更令人担心的是,这项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到底能坚持多长时间,会不会“风头一过”又被打回“原形”?为了堵住缺漏,教育部在近日下发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中对在校锻炼时间分配、行政部门如何督导、社会怎样监督、问责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规定。尤其强调凡是没有认真执行的,在各种评先评优活动中实行“一票否决”。不过有教育学者表示,要真正做到“确保”,仅靠行政发文、评估,是无济于事的,必须从保障学校办学条件、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学校管理着手,否则“每天锻炼一小时”政策很容易沦为“纸上谈兵”。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