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最失败是公民教育缺失

2011年11月26日 14:5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著名学者资中筠说,“中国现在最缺的是公民教育,教育孩子什么是权利和义务及如何运用合法、合理的手段去维护自己的权利。”近日媒体报道的两起教育事件充分说明了公民教育何其匮乏:

  一是,11月23日下午,福建古田县两百多名小学生被暂停上课,身着校服站在县政府大院内的道路两旁,夹道等待前来开会的领导。二是,23日晚,成都一所中学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19名“尖子生”享受“最优待遇”——和校长一同共进晚餐。(11月25日《华西都市报》)

  如果说“领导驾到、学生夹道”,凸显了学校把学生当做媚权工具;那么尖子生获准与校长共进晚餐传递的信息则是,这名校长把自己具化为权力的象征,学生成绩好才有被其接见的资格。两者的共性是,学校都不懂得何谓公民教育,更不要说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了。有个细节颇堪玩味,晚宴上,有学生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这种人格的自我贬抑,恰恰反证了教育的失败。

  正是由于缺乏公民意识,面对学校要求夹道欢迎领导的违规之举,没有学生想起来抗拒,当然也不敢违抗;同样,缺乏公民意识,就意识不到学生和校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一旦被校长接见或者与校长共进晚餐,就受宠若惊,更不要说去质疑校长公款款待19名尖子生是多么不合理了。

  甚至可以推断,当领导来临,夹道的学生也许会很羡慕、很向往,当领导多好,有权力多好,可以被人簇拥,可以享受帝王般的威仪;同样,那些受宠若惊的尖子生,在与校长碰杯的过程中,或许也产生了对权力的迷醉之感。

  只要有权力崇拜,就不可能有独立人格;只要学生没有独立人格,就不能说教育成功。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听话的好学生,也不是只看成绩,成绩好就是尖子生,尖子生就是全部。更不是培养奴才,让学生对权力毕恭毕敬。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开发人的自由创造的本性,培养公民。法国人有一句话,“教育应以健全的公民教育为目的,具有独立性,崇尚自由而多元。”应该说,这种判断未必完全契合实情,但我国的不少学校确实缺乏公民教育。

  “没有健康的人格,便没有优秀的人才”,多年以来有识之士一直呼吁公民教育,不少地方也在推行公民教育,但现在看来公民教育任重道远。如果老师缺乏独立人格,如果校长官僚化,如果教育主管部门缺乏推行公民教育的制度设计,我们的学生就难以接受到真正的公民教育,成为合格公民更是遥不可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