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敛财,“希望杯”数学竞赛北京赛区组委会受到北京市教委等部门查处。(见11月27日《新京报》)
“希望杯”数学竞赛北京赛区组委会受到查处,揭开了“竞争经济”的冰山一角。不知何时起,面对学生的竞赛活动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收费越来越高,理科、文科、艺术科全有,公办、半公办、民办都想来分一杯羹。
别小瞧这林林总总的竞赛,收费也不见得特别高,但总量却惊人,仅“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到2009年举办第20届时,参赛的中学生累计已近2000万名。2000万名学生的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形成一条完整的“竞赛产业链”,规模可达数十亿。
谋取家长钱财,加重家庭经济负担,还不是“希望杯”等“竞赛经济”最大的恶,其更大的罪在于伤害了孩子,伤害了教育。层层动员搞竞赛,势必分散教师的精力,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虽然不少竞赛也强调“必须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但当竞赛成绩与入学、升学挂钩时,学校、家长、学生焉敢不重视?而竞赛的内容大多超出教学内容,很多偏题、怪题连辅导教师都未必能解答,这种竞赛对学生心智与身体的摧残,不言而喻。
对此,社会有识之士一直在呼吁,全面停止义务教育阶段奥林匹克和其他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举办的面向学生的征文、创作大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至少应该坚决与学生升学脱钩。可是,“竞赛经济”却丝毫未见降温,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希望杯”事件再次把“竞赛经济”的问题公诸于世,何去何从,就看教育部门的智慧与决心了。(练洪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