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教育低地”陷恶性循环 层层掐尖逼国贫县自救(2)

2011年11月29日 08:1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中质量有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向就会改变

  “如果我们的高中质量有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向就会改变。”于贵喜认为,关键是要抓质量,质量上去了,泾源的高中教育就会有吸引力,优秀学生自然会留下来。

  为了集中力量办好高中,2008年,泾源将原来的两所高中——县城的3中和乡下的什子中学合并,组建新的泾源县高级中学。与此同时,泾源将全县的优秀教师也进行整合,全力支持高中发展。

  “没好学生,再好的想法也实现不了。”学生基数少,成绩好的学生更少,在泾源高中,很多老师都感慨有劲使不上。已从教30年的高一年级语文教研主任李玉仓也越来越感觉到学生习惯养成欠缺,“上课很难弄”。

  “先扩规模,再上质量。”郝文贵认为,教学质量在短期内有大幅提高尚属奢谈,先把学生的规模扩大,随之把教师队伍配齐整,再在规模中求效益,在一定基数中发掘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一批好学生、好老师,这才是泾源高中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

  “就好比神八发射,虽然直接参与研发的就那么一个团队,但它的基数是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群体。”郝文贵说。

  现实的情况是,银川、固原的高中质量明显优于泾源,短期内难以追赶,要把流失的优质生源留在泾源高中,近期内不切实际。

  地处六盘山区,山大沟深,水资源分布不均,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当地从事农业的自然条件不足,农民靠天吃饭,收入极其有限。教育部门调研发现,许多家庭困难学生因为交不起高中学费,初中毕业就走向了社会,去外地打工挣钱。

  “本土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带来的制约很大。”在泾源县确定的苗木、草畜等产业发展中,副县长田文元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培养本地人才的重要性。

  “最起码要把孩子送进学校,不能因为家庭困难而读不起高中,这个钱我们舍得花。”田文元说,困难家庭孩子上学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县上对这个事情很重视”。

  一个亟待关心帮助,也可以争取招入县内高中的群体——困难家庭生源进入了泾源决策层的视线。

  泾源把解决困难家庭学生上高中问题列为“2011年为民承诺办理10件大事”之一。今年年初,困难家庭学生高中免费的政策及时出台,泾源高中886名学生中有781人得到各项减免。

  政策实施以来,泾源高中高一新生入学人数有明显增加,达到421人,是2010年新生人数的近一倍,还有百余名在外就读的困难学生回到了泾源高中。

  “这一届比前几届好多了,基础好一点的在班里占了一大部分,学风也比以前好。”年轻的高一(1)班班主任武雷雷告诉记者。

  郝文贵一直关注着泾源高中教师队伍的发展动态,他想着找机会向田县长建议,由县上给年轻教师修建住房。郝文贵还不知道,128套乡镇学校教师周转房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供农村教师免费居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