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民办“免费大学”受企业热捧 文凭不被国家承认

2011年11月29日 08:5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民办“免费大学”受企业热捧文凭不被国家承认
免费大学启动引发争议。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北京一民办学院专收穷孩子免费入读 学生文凭不被国家承认但受到数百企业热捧

  “真的吗?”“噱头吧?”“这只是个想法,还没付诸实际吧?”——哪怕在11月11日姜岚昕举行仪式正式启动“免费大学”计划以后,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仍不绝于耳。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近日实地走访了位于北京平谷区的民办大学华夏管理学院,并面对面地采访了该校校长姜岚昕以及学校的师生。

  “免费大学计划绝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事实上我们今年9月已经试验性地招了56个穷孩子,学费、住宿费全免。明年计划招生500人,全部免费。等目前的高年级学生毕业后,我们将实现所有在校生全免费。”面对质疑,姜岚昕回答得直截了当。

  在“上学贵”的背景下,姜岚昕的免费大学计划受到关注,也面临难题,学校文凭不受国家承认。但学校邀请企业进校“预订”员工的教学模式受到数百家企业的热捧。免费大学能否长久开下去?能否做到真正免费?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文/图 本报记者张强

  “我办免费大学,最大的动力来自个人的经历和体验。”姜岚昕对记者说。这名年仅34岁的企业家从来不羞于向人诉说自己出身贫寒,在大学毕业闯荡社会之前,“贫穷”二字贯穿了他的始终,是读书改变了他的命运。免费大学计划,还得从姜岚昕的成长经历说起。

  为省饭钱睡懒觉

  勤工俭学志更坚

  1977年,姜岚昕出生在河南信阳农村一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兄弟姐妹六个,全家三代、十三口人挤在四间破土房里。一家人最怕下雨,每次下雨,“天上下大雨,家里下小雨”,所有锅碗瓢盆都得用来接雨水。

  这个纯农家庭日子过得很苦,唯一的货币性收入就是妈妈卖菜赚的小钱。姜岚昕从小酷爱学习,可全家人勒紧了裤腰带还是力不从心。每到开学前,他爸妈就得向同族人借钱,有时还得向学校赊账。

  姜岚昕夏天从来不穿鞋,因为买不起。在坑坑洼洼的农村赤脚走多了,他脚底的皮变得越来越厚——上中学时,他试着用小刀片在自己的脚后跟划了一刀,竟然不出血。夏天是姜岚昕“创收”的时节,一放暑假,他就光着脚下水抓黄鳝卖,一个暑假下来,能挣十几元,这对全家来说是笔重要的收入。

  1994年,姜岚昕被郑州大学经济法专业录取,家里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个世代为农的家族总算培养出了个大学生,光宗耀祖;忧的是全家东拼西凑也只能凑够200多元,甚至连个出远门用的行囊都没有,他的妈妈只能找了个化肥袋,洗净晒干,给他装被褥衣物。

  无奈之下,姜岚昕开学前赶去苏北找远嫁他乡的姐姐,姐姐找婆家亲戚和工友借够了学费,交给了他。这是“前途钱”,在踏上去郑州的火车前,姜岚昕惴惴不安,生怕路上钱被偷。姐姐教他用塑料袋把钱装好,藏在球鞋里。

  他上火车后还是不放心,不敢坐,一路站到了郑州。当他抵达学校掏出钱时,塑料袋已被踩破。负责迎接新生的老师看到了这一幕,猜出了他家里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好好念书,以后会有出息的。”听到这句话,姜岚昕泪流满面。

  上大学的头两年,姜岚昕周末总睡“懒觉”。他睡懒觉可不是惰性使然,而是为了省钱。一到周末上午,他就睁着眼睛躺在被窝里,心想:躺着省力气,不容易饿,可以省下一顿饭钱。

  后来,他渐渐地接触了社会,决定到校外的餐厅端盘子挣钱,其间一次受辱的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当时,他端一碗肉汤给一桌客人,因为太烫,不小心洒了出来,洒在了一名顾客的身上。他赶忙拿毛巾擦客人的衣服,可客人暴躁地怒视着他,骂了一句:“你这只笨猪!”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姜岚昕的心,他心想:我以后要是有出息了,肯定不会这样对待弱势群体;恰恰相反,我要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温暖。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吴博】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