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武汉“屋顶小学”引关注 校方:这学期才出现“挤”

2011年12月01日 11:25 来源:荆楚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武汉“屋顶小学”引关注校方:这学期才出现“挤”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羊城晚报》11月17日以《武汉惊现"屋顶小学"》为题,将武汉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凌智学校,再度推向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该报道内容并未获得学校认同。11月29日,该校校长孙红枫向记者表示,学校办学12年来虽然艰辛,但一直得到各界关爱,并非报道所说的“任由之”,这是“否定了12年学校、政府和社会所做的一切努力”。

  “屋顶小学”惹争议

  11月17日,广州的《羊城晚报》做了《武汉惊现“屋顶小学”》的报道,并配发3张图片。文章介绍,凌智学校成立于1999年,租用居民区的一幢4层小楼作为校舍,原本用来居住的房间改成了孩子们的教室,晾晒东西的阳台成了孩子们的操场,当地居民称它为“屋顶小学”。“有些课室20多平方米,挤了30个学生。记者从网友提供的图片可以看到,因为教室不够,有些课室5个学生挤在两张课桌上课。”“师生在居民楼屋顶上举行升旗仪式,因为空间十分狭小,孩子们挤成一团。”

  文章最后还引述了网友的评论:“12年了,政府竟然任由之,不改善?不疏导?不分流?不合并?”

  该报道一经发出,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国内多家媒体也进行了跟进报道。一时间,“屋顶小学”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凌智小学:学校"挤"这学期才出现

  该报道虽然引发了社会对凌智小学的关注,但却并未获得学校认同。该校校长孙红枫说,“报道让读者误以为这个学校挤了12年,然而事实上这个问题是这个学期才出现的。”

  她介绍,成立之初的凌智小学在武汉市江汉区高家台,当时一楼是一个大的菜市场,二楼就是凌智小学,楼上屋顶的面积很大,有充足的场地让学生做操,游戏。后来由于房租问题迁到江汉区站北新村,学生升旗做操主要是用学校门前居民楼间的过道,到学校屋顶做操也是分班轮流上去。到今年由于站北新村要拆迁,学校不得不再次迁往位于江汉区的复兴五村华安里社区,同时,由于原来同在复兴五村的贺家墩私立小学关门不办了,导致更多的学生涌入新迁的凌智小学,“挤”的现象才出现。

  "屋顶小学"没有被遗忘

  孙红枫在接受记者采访中一再强调,“凌智小学历经12年,有艰辛,有汗水,而在这一路走来的过程中最离不开的就是政府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鼓励,学校教师的辛勤付出,学生家长的百般信任以及社会力量的密切关注与无私奉献。”

  事实上,“屋顶小学”并非“惊现”。早在2005年4月,《中国青年报》就以《屋顶小学(组图)》为题对凌智小学进行了报道。记者通过网上搜索发现,多年来,省市及全国媒体对凌智小学的报道从来没有间断过,社会各界的关爱也没有间断过。

  对于各界的支持,孙红枫如数家珍:

  2005年10月19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从媒体报道获知情况后,当即批示要求关心、支持凌智小学发展。武汉市分管领导带领市教育局和江汉区负责人专门到凌智小学调研,要求相关部门拿出具体措施,改善其办学条件,同时还要求积极扶持全市的简易民办学校。市教育局帮助学校配置计算机房和电脑,设立电教室。市新闻出版集团还为该校建立图书室,并配送图书……

  “不管是学校的学籍管理还是老师的评先奖励,都和公立学校一视同仁,孩子们还有补贴。”孙红枫介绍,每个学生每年可获210元补贴,现在学生毎学期只用交305元。

  武汉理工大学满族女学生郎坤2005年起,通过接力支教的方式,共招募近170名大学生志愿者登上该校讲台,平均每周授课22学时。而郎坤坚持了4年,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给了农民工子女。今年5月,郎坤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如今,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定期到凌智小学义务支教,还开设心理辅导等课程,带孩子们参观天河机场,走进大学“象牙塔”。

   今年中秋节,荆楚网组织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为“流动花朵们”送去了包装精美的月饼、书籍和《特别优漫》杂志。

  今年10月,由团省委、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湖北希望工程“关爱城市流动花朵——爱心午餐”启动,凌智小学等3所学校1000名农民工孩子已经吃上卫生营养的免费“爱心午餐”。

  ……

  “既然‘屋顶’很难改变,那么在能够做出改变的地方上尽最大努力去弥补不足不是更应该做的么,而且社会各方也都在做了。”孙红枫说。

  盼望完成其历史使命

  近10年来,随着武汉城市的大建设和城中村改造,大量农民工向汉口以北移动,在汉口火车站附近聚集。据江汉区教育局发展规划科工作人员介绍,2004年江汉区大约有25000名千打工子弟,其中有15000人入读简易民办学校。6、7年间,政府努力消除公立学校门槛,接受打工子弟入学,如今,已有13000左右的学生入读了公立学校。

  目前,江汉区大约还有5所这样的民办小学,即春苗、凌智、树人、智红、立新,近3000名学生就读。

  “政府将努力创办更多公立学校,全面接收打工子弟。简易民办学校这种特殊时期的产物,将以一年消失1、2所的速度,在3、4年内彻底消失。”

  孙红枫介绍,这些年,凌智学校的学生在逐渐减少,目前两个校区现还有学生647人,很多人已经转到公立学校上学。虽然民办学校办学条件远远赶不上公立学校,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孩子愿意在这里上学呢?除了公立学校容量尚不能满足以外,对学校深厚的感情也是这些孩子宁愿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凌智学校现有教师24人,他们有的是公立学校退休的教师,有的是农村的民办教师,还有6名师范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200元左右,可是,“因为热爱教书,喜爱孩子”,他们全部选择了坚守。

  “这个学校办了12年了,我和学生们都对它很有感情。希望可以承担5年江汉北城中村改造建设中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责任,希望政府不要关闭或撤销这所学校,让它顺利圆满地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让全体教师和学生留下一个甜蜜的回忆。”采访结束时,孙红枫深情的说。(记者王淳、艾凌璐 实习生洪文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李季】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