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韩国立法规范校车安全监管 社会参与儿童交通保障

2011年12月01日 14:56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韩国立法规范校车安全监管社会参与儿童交通保障
“步行校车”志愿者带领学生上下学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近日,温家宝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校车成为学生安全的流动校舍。本刊继上期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校车技术标准及运营情况后,再次推出相关专题,介绍韩国、俄罗斯和德国在校车立法、经费分担等方面的做法和理念,以期为我国正在开展的校车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借鉴。——编者

  韩国 将校车写入《道路交通法》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4年专题研究报告指出,从1980年到2003年,经合组织成员国在公路上死亡的儿童超过10万人,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较高的国家有美国、新西兰、韩国等,而瑞典、意大利、英国、日本等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相对较低。

  这种情况引起了韩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坚决要求政府采取措施,确保儿童人身安全。

  明确校车权责

  为了确保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韩国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条例、规定,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是2006年对《道路交通法》的全面修订。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进一步补充、完善了有关学龄前儿童、学生通勤车辆的安全管理,对校车申请、更换、性能、标记、保险、行驶规则、司机的义务与责任,都作出了详细规定。这次修法罕见地得到了国会最高委员会的一致支持通过。

  修订后的《道路交通法》规定,路上遇到运送学龄前儿童或学生的车辆停车时,在校车后面或旁边行驶的汽车要先停车,一直等到校车的停车指示灯熄灭、确认安全后再缓慢行驶。

  该法还规定,在有儿童乘坐的车辆行驶时,所有车辆不得超车;校车可以在公交车专用线路行驶,在遇到轻微交通事故时,优先保障校车通行;校车运送未满6岁的儿童时,必须系好车内安全带,如违反规定,罚款3万韩元;将幼儿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保育所等划为“儿童保护区”,在通过“儿童保护区”时,行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

  此外,校车接送儿童时应有教师、保育员、体育设施管理员等相关保护工作人员一同乘车。

  接送学生车辆规定详细

  韩国各级各类学校接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由校方出资购买、全额抵押租借或按月租赁。韩国的机动车申请成为校车的手续比较严格,法律规定,“严禁个人家庭用车辆从事有偿运送业务”。机动车辆业主如果要承担学生接送业务,应向当地警察署提出申请,获得批准证明后方可运营。

  校车司机或经营者必须把获得批准的证明贴在车前玻璃右侧,才能开始运营。没有得到批准的车辆,不能模仿校车的颜色或标记,更不得私自承担接送学生的工作。对车主更改车型、内部结构,韩国也规定了一套申报程序,包括提交交通安全汽车检验必需的书面材料、综合整修认定书、车辆结构检验认定书、申报警察署检验证明等。

  韩国对校车本身也有具体要求。校车颜色统一规定为黄色;车门第一层台阶高度30厘米,第二层台阶高度20厘米;车前玻璃右侧和车后中央下方必须贴上“儿童保护车辆”字样;校车应明确车主,如有合伙经营者也需说明;校车必须加入综合保险;坐椅安全带要符合儿童体形,接送未满6岁的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且必须由专人负责看护;车辆门窗必须为开放型;车内不得放折叠椅,等等。

  儿童保护区内车辆减速

  韩国政府在100人以上的学校、幼儿园周边划定儿童保护区,规定以其主要出入口为基点,半径300米范围内的道路区域为保护区,设置明显的道路交通标志。韩国的汽车导航系统里都设置有“前方是儿童保护区,敬请减速慢行”的提示。

  韩国2009年底修订的《交通事故处理特例法》规定,对在儿童保护区内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处以重罚,相关行政机构也须对事故承担连带责任。考虑到地上停车场是威胁儿童交通安全的因素之一,各地政府相继下令废除儿童保护区内的地上停车场,并加强了对区域内违规停车和超速驾驶的监管和处罚。

  为了进一步加强儿童交通安全工作,韩国国家行政安全部与教育科学技术部、警察厅、民间团体联合制定了《强化儿童保护区交通安全对策方案》,于2010年5月实施。该方案宣布,增加6000处指定的儿童保护区,并对在儿童保护区内违反交通规则的车辆处以双倍以上的罚款。韩国政府还宣布投入27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68亿元),用于对儿童保护区内的商贩摊位和电线杆等进行清理整顿,以方便儿童步行;儿童保护区内增设监控录像设备,以加强对违规驾驶的管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