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实际中呢?
11月23日,记者来到贵阳市大营坡片区,这片区域集中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其人口密度不低,但受教育总体水平却偏低。一般都是民办幼儿园以低廉价格接收孩子,并用收取廉价的交通费甚至免费为孩子提供接送作为卖点,吸引农民工子女入托。
一家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坦言,要做到接送孩子安全,需要花巨资购买校车,再加上配置专职司机和每日油费支出,高额成本令一些实力不够的民办幼儿园无法承担。他告诉记者,这里的相当一部分民办幼儿园出于成本考虑,选择了黑校车,干脆购买一些报废或车况差的车辆做校车,为了躲避交警审查,抱着能躲就躲的态度,使校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萎缩的正规校车数量,其实都增加到黑校车上去了。
而至于司机的“背景”,该负责人表示,规模稍微小一点的民办幼儿园根本无力聘请符合国家标准的司机,即使招到合格司机,万一哪天司机离开学校,校车就会陷入无人开车的境地。
“一般来说,大家都是找个可靠、稳重的师傅就行了,尤其是认识的最好,对开车技术也有底,一般都不会出什么差错。”他说。
“要想能运转下去,只有租用黑车。”这位民办幼儿园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该校的就读幼儿主要为农民工子女,每个孩子每月的学费仅为250元,含一餐以及车费,本身利润并不高。而买一辆正规校车要花二三十万元,然后还有车险、驾驶员、跟车老师的工资、油费及维护费,一年下来至少花掉十几万元。而采取雇佣黑校车的形式,该校每天的交通支出仅60元,一个月下来不过1000多元。“躲过这阵风,该上路还得上路。”
尽快规范国家校车制度,
形成全国性的校车文化
家住贵阳市大营坡的农民工王明前为了给孩子找一家好幼儿园可谓费尽了力气。他电话咨询了数家幼儿园,但高额的学费令王明前咂舌,“条件好的都是一个月收费1500元左右,条件差的我又不敢让孩子去,到哪里给孩子找既安全、收费又合理的幼儿园?”他不禁感慨。
采访中,不少家长告诉记者,其实他们早就意识到校车安全的隐患,但迫于无法接送等种种无奈,仍不得不把孩子送上一辆辆拥挤的校车。
对此,一位长期关注贵阳教育事业的社会学专家指出,黑校车事故频发原因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客观原因,就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受财力限制,存在对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尽管条件差、安全堪忧,但用黑车接送孩子成为许多家庭困难人员一个迫不得已的选择。
除了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专家还建议,从长远角度讲,应尽快规范国家校车制度,形成全国性的校车文化。
我国现有的校车经营模式多种并存,目前主要有学校自营、政府购车学校经营、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有政府补贴的营利型组织经营四种,其中学校自营和无政府补贴的营利性组织经营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再加上校车运营资金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校车管理相关责任缺少法律依据等一系列因素,校车发展过于迟缓。
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校车标准”的落实和监督,彻底取缔黑校车;其次,政府应明确校车管理归属于专业行业管理部门,而校车的运营主体必须是专业运输行业从业者;第三,校车管理法律体系要尽快出台,梳理清楚校车管理主体、运营主体、学校、家长各个方面的责任和权力;第四,政府应使用税收杠杆、财政补贴等政策工具支持专用校车的推广和普及。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最近严查校车让上路的黑校车少了,却还有黑校车与警察“捉迷藏”,更多的黑校车在等待着风头过去继续上路。“没办法的事,如果不让我们的车接孩子,就只能让家长再忙也得接送。如果仅仅靠严查严堵,而上级部门没有资金、政策扶持,这种现象还是难以杜绝,孩子上学安全也难以保证。光靠运动式的一阵风行不通。”一位民办幼儿园园长对记者表示。本报记者 赵福中 李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