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学者撰文介绍美国、加拿大保障校车安全经验

2011年12月03日 04:07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11月27日,在第五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说,“近来,一些地方连续出现令人痛心疾首的重大校车安全事故。这件事情提起来,我心里也很不安。”

  温家宝强调,要预防和避免儿童各种意外伤害,特别要加强校园治安、消防安全和校车交通安全工作。“国务院已经责成有关部门迅速制定《校车安全条例》。我要求法制办在一个月内制定出《校车安全条例》。”

  为给制定《校车安全条例》的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且来看看北美是如何保障校车安全的。

  防撞性源于制度保障

  在校车诞生之初,车毁人亡的悲剧同样不时发生,以至于在美国一些州,家长不敢让学生乘坐校车。

  校车最早并不诞生于北美,甚至一开始也并不是汽车,而是诞生于1837年的英国,是一种用邮政马车改装、能乘坐26名学生的大型马车,其颜色也沿用了邮政马车流行的大红色。

  现代校车的几个关键特点:有醒目的涂装标志;停车时有警告其他车辆停驶避让的信号;每人一个座位,没有站席,以确保乘车者安全;在车的后部有应急出口,方便遭遇事故、车门被堵死后学生迅速撤离等,在那个时代就已基本具备。

  但,校车的确是在北美完善的,如今人们津津乐道的“安全校车”,主要指北美风格的校车。1908年,美国汽车大亨福特发明了福特T型车,其中的大型车,很快成为校车的首选。如今,虽然校车已更新换代了不知多少,但“骨架”却仍是从T型车一脉相承。

  和欧洲国家不同,北美校车从一开始就不太像普通的大客车,而是尖头、发动机前置,底盘很高,长相酷似驮着大客车车厢的大卡车。这样的造型虽然看上去有些“傻大黑粗”,却可以有效缓解正面冲撞对校车产生的冲击力,并减少侧面碰撞给车体造成的伤害。

  事实上,在校车诞生之初,车毁人亡的悲剧同样不时发生,以至于在美国一些州,家长不敢让学生乘坐校车。痛定思痛的美国人开始采用强制立法的方法,不断强化校车的防撞性能。

  上世纪30年代起,美国一些州的校车两侧开始加装金属防护轨;60年代起,校车被要求在几个关键脆弱部位加装金属加固件,这是借鉴了装甲车辆的要害防护原理;80年代起,许多州的校车开始在顶层和底层改装双层车体,进一步加强车辆的防撞性。

  北美校车普遍采用的卡车型尖头,前置发动机和高底盘的设置,防撞和防撞毁性能较好,尤其是正面和迎头碰撞的防护性能最佳;所有北美校车的尾部,都设有紧急时可以完全打开的大门,以便撞车后学生的紧急疏散,这个设计可追溯到英国的“马车型校车”;而美国几经修改,至今仍在沿用的“联邦校车标准”,就车身长度、车体宽度、车内高度、车内过道宽度等44项安全标准做了量化规定,可追溯到1939年4月,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份有关校车的标准化法定文件。

  比美国更严格的是加拿大。如加拿大法律规定,所有校车供学生乘坐的座位必须全部配备安全带,且自2006年4月1日起,每一辆新建校车必须配备2-8个有安全座椅固定扣的座位,以方便体重未满18公斤的学生乘坐校车加装安全座椅。这些规定让加拿大保持了自校车制度诞生以来的“交通事故零死亡率”,加拿大也因此被誉为“全球校车最安全的国家。

  避撞比防撞更重要

  再结实的汽车也还是汽车,真正提高安全系数的办法,是从制度上确保校车尽可能避开碰撞。

  北美校车虽然坚固,但所谓“校车比装甲车还坚固”、“撞毁悍马轻而易举”,则是夸大其辞。就在11月16日,一辆校车在加拿大西部卑诗省内陆山区的阿尔托纳郊区撞上一辆大型卡车,尽管后者已经刹车,校车车头也依然撞成全毁,两车司机和一名女生重伤,另一名女生轻伤。若非当地人烟稀少,校车上学生寥寥无几,后果恐更严重。

  正如一位曾开过校车的汽车教练所言,再结实的汽车也还是汽车,真正提高安全系数的办法,是从制度上确保校车尽可能避开碰撞,而非单纯让校车变得如坦克般耐撞。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