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中国教育充满胜负拼搏 “三好”变“一好”引忧

2011年12月05日 10:15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系列报道①

  谁是“好学生”?

  成长,有没有起点?

  各种“起跑线”充斥我们的视野,“输”、“赢”,该如何理解和承受?

  更快、更高、更强,最快、最高、最强……今天,教育的世界充满胜负拼搏,也左右着我们对于如何为学生、如何做家长、如何当老师的判断。

  12月11日,本报将与国务院参事室、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召开“为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主题论坛。为了孩子,我们聚集起众多教育界内外爱教育、关心教育的有识之士,希望以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破解当前教育难题提供思路,营造环境。

  本报今起推出三篇系列报道,条分缕析,我们力图回答:什么是真正的好学生、好家长、好老师和好学校。我们希望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命题出发,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打好基础。

  高中肄业生和全国最年轻博士——谁是好学生?别轻易下结论。

  十岁读大学,16岁攻读博士学位,张炘炀是全国最年轻的博士。近期有媒体给他做了专访,但这次报道给人们带来的震动不是张炘炀超群的学业成绩,而是他迷恋电子产品,出现“挂科”,险些不能正常毕业,产生过自杀想法的往事;还有,张炘炀要求为供他读书连公交车都不舍得坐的父母全款为他买房子,理直气壮。

  相反,高二退学、18岁就与20多名科学家联合攻关“人类IQ与基因的关联”课题的赵柏闻,并没有因为他的低学历而被公众看低。他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了支持他搞科研,四处联系,希望能让他提前拿到毕业证并被国内一流大学录取。但遗憾的是,因为政策原因,赵柏闻的身份到现在还是“高中肄业生”。

  谁是好学生?在这个人人被裹挟着,主动或是被动地追求卓越的时代,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一个学生?“好”又该怎样定义?

  A

  “三好”变“一好”,分数对于人的一生有多重要?

  “三好生”,是人们公认的好学生的标志。“三好”,代表着“德智体”全面发展。

  “每学年得到‘三好学生’是我最大的荣誉,它意味着我是班里学习最好的学生,老师最喜欢的学生,最优秀的学生。”已在中国传媒大学攻读博士的王瑜回忆起中学时代,“三好生”是她最骄傲的记忆。她所说的“学习最好的学生”是大多数人对“三好”的看法。

  令人痛心的数字,却让我们看到了分数这“一好”带给孩子们的伤害: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25年来,学生体质呈下降状态,各学段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小学生为40.89%,初中生为67.33%;营养健康方面的状况也不容乐观。2010年与2005年相比,学生肥胖和超重检出率继续增加,城市男生、城市女生、乡村男生、乡村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3%,5.64%,7.83%,3.78%。

  伴随着这些“硬件下滑”的还有心理状况等“软件”问题。201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的“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显示:少年儿童幸福观向个体价值偏移,片面强调自我满足、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亲子沟通不容乐观,36.9%的少年儿童表示从不或者很少与父母说心里话。怕吃苦、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下降并不是个例,名牌高校学生自杀、杀人等恶性事件屡发成为“分数才是硬道理”最好的反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钱志亮曾在小学任职,后研究青少年问题。他认为,忽略学生的身心健康是目前教育的最大失误。与成人相比,未成年人的脆弱是最大弱点,身体没有长成,能力不足,心理承受力较差,行为习惯没有养成,辨别是非能力不完善,这些都需要成年人的呵护。而今天,学生的生理、精神健康都没有得到重视,我们要从尊重生命的角度来对待孩子。分数对人的一生来说,真没那么重要。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马学玲】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