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农村撤点并校留后遗症 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午餐难

2011年12月05日 14:24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亚萍(化名)的家在北京市延庆县张山营镇西羊坊村。她上学的学校在另一个村子,叫靳家堡中学。从她家到学校的路程大概有6公里。

  早上5点多,天还没亮,15岁的王亚萍就起床了。

  6点左右她匆匆吃过早饭,便和村里的5、6个孩子一起,骑着车打着手电筒出发上学去了。由于山路不好走,骑车到学校差不多要1个多小时。

  家里的早饭有一个鸡蛋,这对王亚萍来说算是比较丰盛的,因为她下一顿饭,就得等到晚上回家才能吃。因为学校没食堂,每天中午,王亚萍只得和同学们一起到校门外买些零食充当午饭。家里没有给她多余的零花钱,因此如果每天中午能够吃上一碗泡面,王亚萍就很知足了。

  实地调研:

  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午餐没人管

  “我本身就是一名人民教师,据我了解,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最近几年,随着农村‘撤点并校’的开展,一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农村中小学被撤并后,好多学生的家离学校很远,往返要走十几、二十几里路,中午回不了家,学校又没食堂,学生们只得用零食当饭。”作为北京市延庆县第一职业学校的一名老师,北京市政协委员田毅敏注意到这个问题,并于今年提交了一份关于《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解决学生用餐问题》的提案。

  为实地了解农村孩子的午餐问题。11月下旬的一天中午,记者随田毅敏委员来到了位于延庆县西北部的靳家堡中学。当时,已近中午,从校门口望去,一群孩子在操场中嬉戏,操场并不算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小卖部买零食吃。“你看,由于学校没有专为学生们提供午餐的食堂,孩子们只得自己来搞定这顿所谓的‘午饭’。”田毅敏委员为记者介绍。

  记者在校门口见到了刚从小卖部出来的王亚萍。一双小手紧捂着一碗刚泡好的方便面,记者陪着她往前走,距离小卖部不远有一家卖米线的饭馆,隔着玻璃两名女同学在向王亚萍招手。走进饭馆后,记者看到虽然只有四张桌子,但却坐满了穿着校服的学生。

  “我真是羡慕班里那些住在学校附近的人。不说别的,就冲每天中午可以回家吃饭,我就羡慕得不得了。”王亚萍对记者说。

  农村“撤点并校”引发后遗症

  延庆县地处北京市的西北部,距北京市区74公里。就延庆县而言,农村非寄宿制学校(不含县城学校)38所,其中中学9所,小学30所,涉及学生7024人,其中中学1648人,小学5476人。

  靳家堡中学大概有140多名学生,离学校最近的村是中羊坊村,住在这个村的学生们由于离家近,每天中午可以回家吃饭。但由于“撤点并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住在学校西边的西羊坊村和学校东边的上郝庄村,这两个村离这个学校都相差5、6公里,每天中午让学生们回家吃饭太不现实。

  “不过据我所知,靳家堡中学过不了多久也要被拆分为两部分,分别并入另外两所更远的学校中。到时候,恐怕会有更多的学生不能回家吃午饭了。”田毅敏委员说。

  从2001年,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让农民孩子也能享受城镇教育,不少农村的“麻雀学校”、“乡村小学”走上了撤并的道路。“撤点并校”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但与此同时,对于公共配套设施尚不完善的农村来说,学校的撤并给孩子和家长带来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众多生活不便的问题不容忽视。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校车事故,其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农村撤点并校后导致‘上学远’而引起的。”田毅敏委员说:“同样,农村孩子的午餐问题也是因为‘撤点并校’后,配套政策没有到位而产生的,这些问题亟待得到有效解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