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马尔康12月8日电 题:阿坝纪行:汉族老教师藏区大山里的“梦想课”
作者 刘贤
初见曾宪荣,个子偏小、皮肤偏黑,并不起眼,这个48岁汉族中年人已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个大山沟里的藏族小学脚木足学校执教28年,是在职教师中执教最久的,他执教生涯见证了藏区教育的历史变迁。
以大山、河流、蓝天为背景的脚木足学校距离阿坝州马尔康县城4千1百米,有一栋3层的教学楼,从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一共只有7个班、136名学生和21名教职工,它始建于1954年,是马尔康县历史最久的学校之一。
曾宪荣出生于四川省德阳什邡。父亲1957年投身国家支援边区建设的工作,分配到马尔康县大藏乡学校任教,后被打成“右派”,到阿坝州某农场劳动,直到退休也没能再站在讲台上。而曾宪荣1984年高中毕业后也到马尔康脚木足乡的脚木足学校沙市村村办小学当老师。当时以做律师为梦想的他并不知道自己会在这里一待就是20多年,并且在人生过半之时教授一门名叫 “梦想课”的课程。
每周一节的“梦想课”是上海某基金会赞助开设的课程,有“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如何去”三个主题,分成“情绪智能”、“科普”、“理财”等6个系列教程,并已在马尔康的学校推广。记者探访该校时,六年级学生正在上这节课。
以黄色、蓝色为主要装饰色的教室里,学生们围坐在4张桌子旁边,在老师带领下边做游戏边学习。他们发言前把手举得高高的,表演模特步时对着记者的摄像机镜头也毫不怯场,说出自己的梦想时声音响亮——“我想当军人,因为表姐就是军人,穿军装好酷”、“我要做一个医生”、“我想成为歌星”……
老师问:“怎样才能实现梦想?”
学生齐声答:“努力学习!”
曾宪荣说,去年开设梦想课前,学生们还比较害羞,这一年多以来变化很大,而梦想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能够“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
梦想课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方式有很大不同,对曾宪荣这样的老教师来说不啻为一项挑战。他说,几十年前,根本没想过有这种加强学生实现梦想信心的课程。
上世纪80年代藏区的村办小学都是“一师一校”,即一个学校只有一位老师。曾宪荣说,自己的第一批学生共16人,小的5岁,大的7岁,自己一人要教汉语文、数学,以及简单的体育、美术。学生们仅仅每学期交四五元人民币的书本费。
曾宪荣回忆,尽管那时的教学条件简陋,连黑板都是老师自己用墨汁刷在木板上自制而成的,但对于这样的学习机会家长们很支持,也很尊重教师。
《马尔康县志》记载,自上世纪20年代起,该县就有了私塾,以《四书》、《五经》为主要教学内容。另外,藏族地区最为传统的教学是僧人在寺院学习藏文和经书。不过,无论上述哪一种学习方式都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负担的。为了生计,他们大多数十来岁就参加放牛等劳动。特别是处于牧区的家庭,孩子们要从3月中旬挖虫草、贝母、羌活等中药材直到10月,剩下的时间才能上学。这种情况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改变。
曾宪荣说,随着藏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许多藏族同胞更多地接触到外部世界,更加重视教育。他笑称,刚开始工作的两三年,教师工资不高,曾想放弃教书,但教书是父亲一生执着的职业,是父亲的梦想,也是父亲对自己的殷切希望,且当时的女朋友也特别喜欢教师职业,于是坚持下来。他表示,直到90年代,才觉得自己真正爱上了教师这个行业。
脚木足学校校长哈斯滚是曾宪荣的学生,也已任教10余年。她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2004年开始,结合藏区地广人稀、教育人力资源紧张的情况,村办小学陆续被拆掉,学生和老师集中到中心小学统一教学,采取全寄宿制。同年,远程教育设备安装好,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学校也能直接下载中央教育网最先进的教学资料、课件。现在除了每学期10元的作业本费,学生不用交一分钱。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行更让教师的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持平。
曾宪荣说,自己当年的律师梦早已湮灭在以前维持生计的奔波中,但从不后悔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如果说现在还有所谓的“梦想”,曾宪荣看了一眼教学楼前坐在石阶上读课本的孩子们说到,就是希望自己“退休走出学校大门时,身后没有骂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