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揭校外辅导班背后利益链 熟背难题扼杀创新潜能(2)

2011年12月14日 08:30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C 难题被背熟 创新潜能被扼杀

  在五年级末、六年级初,学生和家长都进入了非常紧张的备战阶段。学而思、巨人等培训机构专门建立了功能完善的“学生档案”系统。档案系统具有快速的信息传达功能,因此,它们能够组织全市范围的会员学生举办若干次声势浩大的考试。几乎所有参与培训的孩子都多次参加这些“非正式升学考试”。各重点中学再针对考试成绩及排名选拔参考学生,并再次通过培训机构的信息系统通知被选拔考生和家长,举行“自主招生考试”。各重点中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录取原则经由培训机构以“免费咨询讲座”的名义向广大家长和考生讲解。听过讲座后,家长再次为学生紧急补课选报新的课外班。

  另外,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在“成功经验”的示范效应下,许多家长为学生制作了精美的简历。简历里包括孩子的简介、家长基本情况介绍、孩子所获得的大大小小荣誉的证明复印件等。家长情况中还要说明工作单位、婚姻状况等。据传,离婚、再婚家庭的孩子是不能被某某最知名重点中学录取的。理由是出身好、婚姻美满的家庭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这样的“选报标准”又有几分可信度?十一二岁的孩子,竟然可以有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简历。直到学生收到心仪的学校录取通知后,才能结束漫长而艰辛的“小升初”征程。新生入学前,培训机构又拿出适应中考的培训方案,通过让学生“提前学习中学阶段知识”、“跟随上课进度复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学生在培训过程中固然有可能提高考试成绩,为中考打下一定的基础。但是,也养成了“抄近道”、反复炒“夹生饭”的坏习惯,得出“一次听不明白、掌握不到位,还有很多次回炉的机会”的错误经验,不能养成“一次把事情做对”的良好品质。更为可惜的是,很多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的难题都被学生在多次重复的教学中“背诵、记熟”。由于很多学生都在“上辅导班”和“去辅导班的路上”,不上辅导班的孩子在假期很难找到可以一起玩儿的小朋友。为了不让孩子太孤单,太无所事事,家长只好为他重新选择课外班。在匆匆赶学的路上,孩子们失去了很多真正享受生活、发现自己兴趣、培养自己专长的机会,写作文更是“无米下锅”、“闭门造车”,他们尚待挖掘的创新潜能也被悄悄扼杀。

  D 培训机构谁来规范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非常必要的。“公平考试”是很多家境贫寒、志在高远的孩子们实现人生理想抱负的最可靠、最公平的途径。“考试”本身无错,值得商榷的是方式方法。

  从重点中学的角度看,“打造名校”的目标必须得到“提高和保持升学率、升入名校率”等具体指标的支撑。因此,争夺“培养优质生源”、“争夺优质生源”是它们的客观需求。

  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升入一所理想学校,或者不要进入太差的学校”的愿望是非常普遍的。如此激烈的竞争,使得多数学生家长没有办法不投入其中。

  目前,课外培训机构是这一局面的最大受益者。竞争越激烈,它们越有更大的获利空间。我最新听到一位原学而思培训经理提供的消息是,一个研究生毕业没多久、比较受欢迎的“明星教师”可以拿到5万元的月薪。几名小有名气的老师单独办个培训点,就可以人均年收入过百万元。其实,培训机构因为待遇丰厚已经吸引了一大批名校毕业生,其中不乏清华、北大毕业的研究生。

  受到获利能力的吸引,除上述知名培训机构外,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层出不穷。它们具有办公成本低、偷逃税方便、容易藏身于北京市的民宅和办公楼等优势,一个毕业生的家长信息往往被数十家培训机构掌握。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最近不少针对中考的培训机构又推出“单科保满分班”。宣讲时明确暗示家长,机构与出题老师有密切联系,能够押题,在这种承诺的吸引下,课时费可达“10次课收2万多元”的水平。

  近年来,一些知名培训机构的盈利能力已经引起海外投资机构的重视。它们通过风险投资、辅导海外上市等方式深入参与到这一“财富重聚”的游戏中,并成为财富分享的大赢家。在这里,追逐利润的资本力量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课外班”的问题将会日趋严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上述问题引发我对问题产生的根由及解决之道进行了一些思考。

  首先,家长的教育理念不够成熟,很容易被利用。因为缺少有效与孩子沟通的方法,竞争越严峻,压力越大,家庭关系越紧张,彼此间越不能充分信任。目前,少数抓人眼球的所谓“狼爸”、“虎妈”之类的教育观点,对家长的影响是很大的。然而,影响家长教育理念的很多“产品”出自商业机构,往往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目的在于影响家长和学生长期依赖商业教育。家长需要教育,但“教育家长”的责任需要公共、客观的机构去承担。

  其次,公立学校被要求为学生减负,尤其是公立小学甚至没有升学压力,学校的课堂质量很难保证,他们对孩子的升学缺少应有的影响力。家长只好寻求课外班的帮助。当然,减负和取消“小升初”升学考试的初衷是好的,本意是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公平教育权。但是,辛辛苦苦给学生减下来的学习时间,却为课外班提供了大量的学生课余时间。而取消统一公开的升学考试,又为名目繁多的各种自主招生考试提供了条件。

  最后,私立教育机构能够发展壮大,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存在的价值,包括师资精良、授课形式灵活等等。但是,现在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产业监管措施”。它们的定价标准、开课科目及内容、推广方式、宣传内容,甚至报税,都缺少有效的监管。

  教育问题的影响面是多方位的,影响它的因素也是多元化的。作为一个家长,我认为,我们需要一套经过深入调查而制定、能够不断改良,并能真正有效监管教育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义务教育”之外的“补充教育”。让产业化教育机构的经营行为有法可依、良性竞争。 (全文有删节)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邓永胜】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