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不尽快采取措施,掌握大笔科研经费的教授群体可能沦为新的腐败高发人群。”一些检察官告诉记者,高校科研经费腐败已经成为新问题:教授们在科研经费支配上不乏混乱现象,一些课题经费直接变成了个人收入,而围绕科研经费甚至形成了一条隐秘的腐败生态链,在这一链条上,有教授、有财务会计、有科研仪器采购人员……
“科研腐败”其实是一个不新鲜的社会命题。前不久,中国科协一项调查显示: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如今到位的科研经费,成了部分人的“圈钱”法宝,科研经费被肆意侵占挥霍,在科研圈内早已不是秘密。
从现有曝光的案例情况来看,从高校领导、到教授、再到高校工作人员乃至研究生,科研腐败链条上,分出了层层交织的利益藤蔓。另一种形式的“以权谋私”贪婪魅影林立,几成群魔乱舞。无论是作为学术管理机构还是作为拨款机构的行政部门,都对此缺乏监管——项目如何规范运行、资金如何规范使用、项目成果如何评价等等,科研资金从审批、划拨到使用的整个流程都属于 “三无产品”——既如此,腐败便成了某种必然的结果。
如果我们审视的目光再深入一些,便不难发现,科研腐败链条的产生,又绝非是制度缺陷和监管失灵的负面效应那么简单,在这背后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学术生态丛林化的可怕图景。
这是一条畸形的却又同时是利益均沾的利益链条。一层接一层、一环扣一环——学者们争项目、抢课题,追逐的就是科研经费,只要拿到了经费就可以自行支配,迅速成长为学术富豪;而项目组的成员则为之“摇旗呐喊”,充当不同角色的饕餮者,而为了将科研经费“私有化”,又不惜腐蚀渗透其他层面的 “关键人员”,结成利益同盟,上下一心团结一致,以各种形式巧立名目疯狂敛财。
一个个“科研富翁”犹似是一剂剂精神鸦片,以强力的辐射效应发散着无穷的魔力。学术致富效应鼓荡在前,不知激励着多少后来者。时日久了,就形成了一种氛围和“约定俗成”的现实存在。对于整个科研体制来说,这种“马太效应”的被无限放大,让学术道德泡沫化、学术规则碎片化,是学术生态丛林化的催生 “因子”。
学术个体对于制度的漠视在于贪婪,而从个体蔓延到群体狂欢,学术群体对于制度的漠视则在于生态的异化和公平规则的荡然无存。要想让普通教授不逐利,就首先让名教授少拿项目少走穴——否则,群体心态就会因此而失衡,在“他伸手我为什么不能伸手”的情绪语境下,学术道德和规则便会双重沦丧。从这个意义上说,整肃科研腐败,不是惩处几个“科研蛀虫”那么简单,关键在于如何修复异化的学术生态。(陈一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