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主动性欠缺,部分培训课程设置脱离教学实践,对学生需求关注不够——
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亟须“接地气”
新闻回放:近年来,教师培训工作受到了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和好评,但在实际开展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存在培训课程设置脱离教学实践、参训教师主动性不高、培训效果不明显等。日前,由北京大学主办的“提升教育质量:评价与激励”国际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如何提升教师专业培养的实践性、有效性展开了深入研讨。
观点一:
主动性激发应成为教师培训的前提
在北京中关村四小的一次教师培训中,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电影《功夫熊猫》。其实,他们并不是在消遣,而是在一起探讨《功夫熊猫》里的“教育理念”。讨论中,培训者引导教师们表达自己在电影中体会到的教育思路和意义后,再反观学校中的教育观念。“轻松的讨论中,老师们愿意参与,也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中关村四小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晓琦介绍说,这样才能吸引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或进修。
而像这样看重教师主动性的培训目前在中小学中却不多。“经常有一些学员属于被迫参训,消极对待。”新疆教育学院培训处副处长吕清说,一些学校为完成选派指标,随意选派教师参训,有的派专业不对口的教师,有的甚至将非教学人员送去参加培训。同时,一些学校的骨干教师因无人顶岗,培训机会十分有限。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瑾瑜认为,教师培训必须将激发教师的主动性作为培训的前提,把教师视为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必须体现教师的专业成长规律,按照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学实际需求,通过多样性的培训方式,使教师在培训中成为真正的参与者和学习者。
观点二:
理论培训不应“脱离课堂”
如今,各地的教师专业培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大学研修、非学历课程培训、基地培养,等等。然而,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王蓉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人员都是大学教师或政府官员,对一线教学情况了解甚少,安排的理论学习往往与实际教学脱节,不能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对此,李瑾瑜认为,教师培训部门需要思考如何将课程内容放到教学中去,怎样让培训更好地帮助教师成长,让理论培训避免“远离课堂”的倾向。
在上海市浦东区名师培养途径的有效性调研中,参训名师认为,最有效的培养途径是市级名师培养基地和区级名师工作室。境外培训、导师团和大学进修则不被名师看好,因为提升实际教学能力比较困难。
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军介绍,市级名师培训基地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上现场诊断、研讨和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区级名师工作室的内容包括课堂现场指导和研讨。进入课堂的现场诊断、讨论和指导成为被名师认可的有效培训途径。
李瑾瑜建议,在培训方法上,要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倡导小班教学,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鼓励教师自主选学,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观点三:
把关注学生的需求作为教研归宿
教研中的听课评课活动,被认为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它不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还让教师的备课、讲课、评课、教研合为一体,被认为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但大部分教师在听课评课中,只关注讲课教师备课的思路、讲课的方式方法、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讲解等方面。
“目前听课评课活动过于关注‘教’,而对学生的‘学’关注不够。”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教研中心副主任李玉平说。他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探索中,从教学“小现象”、“小策略”、“小案例”出发,将教师的关注点引向学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表现与学生访谈等途径,讨论和改进教学策略。
据日本星城大学中等教育研究部部长萨卡尔·阿拉尼(Sarkar Arani)介绍,在日本的教研培训中,教师要学习怎样去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学会观察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各个环节的表现,包括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发言,由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兴趣点。例如,教师如果发现不喜欢发言的学生,会与他们单独谈话,了解原因,并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更多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乐趣。“教学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学实际操作,更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和反馈。”阿拉尼认为。(记者 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