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对抗语文”还是拒绝反智?

2011年12月20日 17:29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语文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是一名职业文字工作者的呐喊和忧虑。近日,《收获》杂志编审、作家叶开挥舞着“对抗语文”的旗帜,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当前的语文教材编写体系。(12月19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教材,作为传输知识的范本,直接影响到孩子智识的养成和价值的塑造。从叶开的批判和民众的忧虑来看,当前的教材显然不太适合孩子成长的。而教材之所以不能与孩子的智力与价值成长相契合,其弊因恐怕还是在于教材编写者和编写机构的价值理念发生了偏失。

  从小培养孩子的大局意识和雄心壮志,自然没有什么过错。但是,如果孩子的价值养成,永远都处于空洞的意识引领下,那么难免出现价值迷茫。信念和价值的塑造,不应该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应该给予他们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土壤。也正是因为如此,无论是语文也好,德育教材的编写也罢,传递的内容理应是常识性的东西。只有基于常识和基础认知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个体价值信念的形成才会具象而不抽象。

  单纯把教材当成理念输出的工具,不去考量孩子成长期的接受能力,以及作为公民成长应该掌握的常识内容,这样的教材编写者和教育理念的制定者,无疑是狭隘的。教育理应是为文明的进步和公民智识的成长而存在的,并不是为了其他。因而,无论是从教材还是教育体系,都应该是以常识作为基础,不能将意志强行灌输给孩子。学生的作文为什么会撒谎,撒谎的教材和教育,怎能不培养出撒谎的学生甚至撒谎的公民?失去真实和常识,公民的价值构造也就变得虚空。

  与其说叶开是“对抗语文”、批判教材,倒不如说是拒绝灌输和拒绝反智。当语文不再是识文断字,普及常识和叙述真实的工具,那么过于浓重的意识灌输,难免会对价值成长期和判断能力培养期的孩子造成精神毒害。自由的思想,独立的精神,不是来自于意识的灌输和训诫,不是来自对空洞理想和宏大价值的构想,而是源于常识的丰富,源于真实的判断。(时言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