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妈骂孩子、孩子斗妈皆为宣泄压力 双方均需松绑

2011年12月21日 13:58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日前,由一名北京四年级女孩和同学一起“创作”的“斗妈大全”手绘漫画,迅速在网上蹿红:图文并茂的儿童简笔画,为小孩支招,专门用来对付家长的种种批评。这一事件及其牵涉的家庭教育话题,不仅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讨论,还引起了我市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家长的强烈关注。相关教育专家认为,其实,这种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

  教育“弹簧”太紧易“出状况”

  我市(大连)小学五年级学生李英(化名),加上每周末参加的补课,基本一周7天都要在“学习”中度过,沉重的学习压力使其出现了厌学情绪,后来发展到拿起书本就头疼,久而久之造成了心理疾病,不得不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她的妈妈要求高,在学习上不断给孩子“加码”,最终酿成了悲剧。

  长期研究家庭教育的西岗区大同小学校长王红说,在家庭教育中,妈妈一般扮演着重要角色,常常抱着“自己没完成的梦想要在孩子身上实现”的想法,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不顾孩子兴趣就报名参加各种学习班、艺术班等。而当孩子满足不了自己心理预期的表现时,就会毫不留情地批评,长期以来就形成了孩子与妈妈活像“老鼠与猫”的关系。

  根据我市相关家庭教育热线的统计显示,出现厌学等学习障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超过六成都是直接由于妈妈们的教育方式不当造成。相关教育专家一言以蔽之:妈妈如果把教育的弹簧压得太紧,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就很容易“出状况”。

  与妈妈“斗”不值得大惊小怪

  “斗妈大全”一经在网络上出现,引得无数妈妈头疼,心酸者有之,叹气者有之。有人甚至发帖称:孩子怎么会连父母都“算计”?母女都成“圣斗士”了?

  王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像这样的孩子在现实中大有人在,他们想方设法与妈妈“斗争”,逃避妈妈压在身上的学习负担,甚至想出多种招数来应对妈妈的批评,这都是正常现象,很符合孩子的天性和成长规律。

  大连市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特聘专家王彬称:孩子对付妈妈“有的是招儿”,这是正常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有教育专家甚至干脆认为,这是孩子有创造力、敢于质疑权威的一个体现,值得尊重和保护,而不应该扼杀。

  妈妈和孩子都有压力

  到底什么原因造就了孩子的“斗妈情结”,最终产生了这个“斗妈大全”?不少家长认为:“斗妈”现象所反映的问题不仅是孩子的压力,更体现出现有的教育制度给父母施加了更大的压力,进而制造了亲子冲突。妈妈骂孩子、孩子智斗妈妈,其实都是一种自身压力的宣泄。

  著名教育工作者孙云晓在微博上发帖认为:过去压力在高中,因为高考压力最大。如今,中考压力剧增。压力下移导致代沟下移,可能是值得关注的代际关系新变化。

  王红等我市教育工作者分析以“斗妈大全”为代表的教育现象时,用“亲子冲突”来概括,他们认为: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们在家庭中缺少兄弟姐妹的陪伴,没有在一起成长中“斗智斗勇”的机会,于是情绪的发泄口就集中在父母身上,而妈妈往往是第一人选。此外在信息化时代,即使是小学生也能接受网络上的海量信息,特别是职场攻略、学习攻略等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思维影响,因此很容易把这种思维影响转化到亲子矛盾之中。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斗妈大全”的产生,可以说是孩子迁移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给自己和孩子“松绑”

  在采访中教育工作者说,有些妈妈们对孩子的要求,不仅远超过孩子实际年龄,不符合成长规律,甚至远远高于学校的教育大纲要求,导致孩子们很紧张,压力特别大,有时都让学校老师也哭笑不得。

  在微博上发布孩子“斗妈大全”的博主就表示:一些家长痛骂旧教育制度,却当了帮凶。恨骂奥数,却逼孩子学。希望大家一起反思,多给孩子自由空间。多数网友也表示妈妈们应多反思子女教育,比如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多注意细节、少点抱怨和唠叨,多点耐心和鼓励,多以鼓励的眼光对待孩子,不宜采取侮辱式或攀比式的方式教育孩子,适当给孩子“松绑”。

  对于亲子冲突已经很严重的家长,有经验的教育工作者建议这些家长首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总骂孩子、从孩子身上找原因。另外妈妈们还要做到:一是要引导孩子找到适当的情绪发泄途径,引导孩子不要将发泄途径集中在父母身上,而通过运动、找伙伴聊天、与父母沟通等方式来排解压力;二是在学习目标没有达到时,要和孩子一起保持平常心,适应调整目标或改变方式,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三是做好孩子的感恩教育,使其了解父母的辛苦,达到互相理解的目的。(记者 丁雷)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慧】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