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官员谈汉语四六级考试:坚持非强制性非选拔性原则

2011年12月27日 14:5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为什么要进行汉语能力测试

  ——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张世平

  12月24日,作为我国第一个全面考查听、说、读、写能力的汉语母语语言评价系统,“汉语能力测试”(HNC)首次试点考试,在北京、上海、江苏、云南、内蒙古和天津的南开大学五地一校同时开考,2400余名大中学校学生、公务员等不同行业的考生参加了考试。

  这项被一些网友称为“汉语四六级”的考试,能否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的现象?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测试,这样的测试能否反映出参试者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12月25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张世平。

  以考促学以评促学,推进汉语学习和应用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看法:“中国人还需要测试汉语能力?”教育部、国家语委为何要组织实施汉语能力测试?

  张世平:据统计,本世纪初,全国能够用普通话进行正常交流的人群比例为53%,目前这一比例虽然有明显上升,但估计也仅有70%左右。教育部、国家语委今年5月发布的《2010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学生人群中存在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母语教育弱化、语言应用能力下降等问题。其中一项对北京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此外,近年来,社会上普遍存在“外语热,母语冷”的现象,还有汉语欧化、网络语言活跃等语言文化现象。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语言,记录汉语的汉字又是世界上仅存的非拼音表意文字。因此,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推出、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实施的汉语能力测试,是首个全面考查汉语水平的测试。通过测试,我们一方面希望在全社会端正语言观念、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希望以此弘扬传承数千年的母语文化,推动全社会的汉语学习,提高汉语应用能力。我们开展汉语能力测试的宗旨是,“以考促学,以评促学,推进汉语学习和应用”。

  不考死记硬背内容,坚持综合能力导向

  记者:不少参测者在参加完这次汉语能力测试的四级和五级考试后,一方面反映“很轻松、很新鲜”,另一方面也反映“要考高分有点难”。那么,汉语能力测试有什么特点?

  张世平:汉语能力测试不同于一般的语文知识测查,它是一项国家级语言类水平测试,也是国内第一个全面考查听、说、读、写能力的汉语语言评价系统,旨在评估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工作基本用语人群的汉语应用能力。

  这项测试由低到高共分为六个等级:一级为入门级,二级为基础级,三级为普及级,四级为通用级,五级为提高级,六级为专业级。首次进行测试的是四级和五级。我们在内容上融入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知识,还包含社会热点新闻,如网络流传的为乞丐做人工呼吸的“最美女孩”、中央电视台播报的“驴友‘血的教训’”、“手机成瘾”等,如果考生平时不关注时事,可能还真会觉得“有点难”。

  相比其他的语言考试,汉语能力测试有如下几个特点:在内容上,不考死记硬背的内容,不规定统一教程,坚持综合能力导向,坚持实际运用导向,全面考查听、说、读、写四方面实际应用能力;在形式上,采用计算机测试,利用音视频等多媒体技术再现语言文化活动的具体情境,有效评估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管理上,全部通过网络报名、考试、阅卷。

  坚持作为非强制性非选拔性的公益类考试

  记者:现在,一些人拿汉语能力测试与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比较,担心它会变成一种“强制性”的考试,汉语能力测试会变成“强制性考试”吗?对于外国人来说,这项测试会不会变成外国人的“汉语四六级考试”?

  张世平:汉语能力测试的定位,是一项公益类社会性考试,坚持非强制性、非选拔性和非营利性的原则,立足于为社会提供权威的专业化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测试与评价服务平台。

  参测者在完成测试后,我们除提供给考生测试的总分外,还会提供详细的诊断性评价报告,指出考生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长处和不足,并提出努力方向和建议。使汉语使用者和学习者能够了解自己的汉语水平在特定人群、地域中的位置,了解如何来提高自己的汉语应用能力。

  我们希望这份综合评价报告,可以为政府部门及其他各类用人单位在人员录用、培训等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为相关用人机构了解员工的汉语水平提供参照,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汉语教育和培训发挥导向作用。但我们在推出汉语能力测试时,并未考虑将其与“专业准入”硬性地挂起钩来。

  汉语能力测试的对象是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和工作基本用语的人群,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主要是针对中国人,如果在华的外国人有兴趣愿意报考,我们也欢迎,但在测试设计时不是以外国人为主要对象的。因此,这项测试不会变成外国人的“汉语四六级考试”。(记者 张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