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起床,7点出发,2公里的上学路得走上2个小时。路的尽头,包含了黄玲所有的梦想
“玲玲,起床了,上学了!”19日,清晨6点,张宗文进屋喊仍在熟睡的黄玲。黄玲的眼睛马上就睁开了,“快扶我起来。”
“只要说上学,再困都起得来。”奶奶笑着说。
吃完奶奶煮的早饭——面条和着剩饭煮成的一碗面饭,已经7点。
张宗文从侧屋推出轮椅,背好书包,把玲玲扶到轮椅旁。
黄玲戴上露出小手指的手套,双手扶稳轮椅的两侧把手,缓缓走起来。
“今天走得真稳,步子越走越多,就能和村里的孩子一样蹦蹦跳跳了。”她安慰孙女。
去年秋天的时候,武警总医院到黔江义诊,看了黄玲的怪病。“没查出病根,医生说一定要多走走,对孩子大脑和身体都有好处。”老人说,自打那时起,上学、放学黄玲就没坐轮椅,“除了下雨和下雪天,都是她自己走,玲玲乖,她说再苦再累也要让自己站起来。”
黄玲出生后,爸爸为了挣钱给黄玲治病,远赴外地打工。
“4年前,儿子在工地上做搬运工,下班了去水池洗身上的泥巴,没想到水池里有电,一下子就把儿子打翻在地,再也没能够睁开眼。”老人说,她活下去的希望,就是看到玲玲能够自己站起来,“将来自个可以照顾自个”。
“修公路把山里老屋占了,用补偿的钱在公路边起了房子,玲玲才有书读了。”老人说,黄玲很懂事,也很爱读书。她常常对奶奶说,“我一定会好好念书,不然长大了怎么办?怎么照顾你呀。”
这条两公里的上学路,得走上2个小时。路的尽头,包含了黄玲的所有梦想。
她扶住轮椅把手,一步,又一步,缓慢移动着脚步。去年这个时候,她连30步也走不到,如今,可以走上差不多200米了。
“娃儿,累了就给我说。坐到椅子上,奶奶推你一会。”张宗文眼神慈爱地问黄玲。
一般情况下,黄玲都不会主动提出坐轮椅,咬牙坚持自己走。这个要求,都得奶奶提出来,女孩才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大概走得了多少米,我心里都有数呢。有一次,我心里想事忘了,只顾自己走,回头一看,玲玲累得满头大汗,还颤微微地半趴在轮椅上,不停地走。”说起这一幕,张宗文老泪横流,“这娃儿就是倔,自个和自个斗气。”
“我走得动,奶奶太惯事(意为“宠”)我了。”扶住轮椅,黄玲不停喘气。
8点50分,走完了公路,奶奶把黄玲扶到轮椅上。下了公路,到册山小学有一段较陡的坡路。
奶奶把书包放在黄玲怀里,小心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