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低分该判给虚构作文而不是“扶老人”

2012年01月05日 14:19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据《江西日报》报道,元旦假期,家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余玉(化名)一直闷闷不乐。几天前,她所在班进行了一次语文测验,最后一道题是写一篇关于好人好事的作文。于是,她在作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情节:一天,70多岁的老大爷在马路上不慎摔倒,手肘磕破了皮,流了血。这个时候来来往往的车很多,躺在地上的老大爷很危险,我就跑上前去,将老大爷扶了起来,路上的行人都夸我是好孩子……

  不料,30分的总分只得了5分。老师的评语是:“现在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这让她感到很茫然。

  读完新闻,笔者也很茫然。写作文贵在真实,可是这位学生却虚构了一篇做好事的作文,从这个角度而言,老师给学生打5分,也未尝不可。但在扶老人反被诬成为社会热点的当下,学生仍能保有一份不怕委屈敢于畅想好事的纯真,难道不值得鼓励吗?虽然余玉承认作文中并非真事真人,但也是这个9岁女孩的率真想法。

  这5分的客观效果可能是,老师以自己的“成人经验”来教训孩子,结果击碎了孩子的美好愿望,以及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从这个角度看,该得低分的不该是学生,而应该是老师。

  诚然,现在我们的确看到有不少人因为扶摔倒老人而受到过委屈,不过,这样的比例有多少?应该是微乎其微的。我们不能因为极少数被曝光案例,就否定了绝大多数人的善良,即便是那些做了好事反而受到伤害的好人,也都表示今后依然会对帮扶老人抱有热情。

  真正的问题是:老师该如何教育学生?显然,不能武断地跟学生说“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而应将写作文和扶老人区分开来。且不说,老师不敢扶,并不代表学生不敢扶,也不代表所有老师都不敢扶。该教给学生的是:对社会、对未来还是要充满希望,还是要相信“天下还是好人多”,“好心没好报”不是主流。

  一言以蔽之,低分该判给虚构作文,而不是“扶老人”。(郭文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尚初】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