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教育新闻

农妇倾家财自办留守儿童学校 贷款投资年亏10万(3)

2012年01月09日 16:03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歧视

  在学校里,小飞很快成了“孩子王”。他也已经习惯了将王秀华、昝秀萍叫做“老师妈妈”,昝秀萍的儿子、儿媳,被小飞他们叫做“哥哥”。

  “晚上睡觉,小飞你要看好弟弟、妹妹们啊。”

  “放心吧,妈妈,你甭管了。”

  小飞的成绩排在班上前列,平素里更把那些学弟、学妹们当成了弟弟妹妹,离开了平素里冷冷清清的家,在这个小学校,他收获了自信和亲切感。

  小飞也知道了弟弟妹妹们的很多故事。已经9岁的然然,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后来再没了父亲的消息,母亲一年只回来看她一次。

  然然进校时,跟昝秀萍说:“我一点也不想爸妈,他们都不要我。”但前几天,80多岁的奶奶说妈妈要回家时,然然还是很兴奋、高兴。不过,最新的消息是,然然妈妈今年又不回来了。

  在宏禹小学,200多个孩子中,有十四五个家庭离异的孩子,这样的比例惊人、无奈。昝秀萍说,这些孩子不愿去公办的村小,因为会被很多同学取笑是“没人要的孩子”。

  相同类似境遇的,还有残疾孩子。一个14岁的外乡镇女孩被送到了宏禹小学,之前孩子因残疾在其他学校受歧视,已经辍学一年多了。

  昝秀萍在孩子来到学校时,为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宏禹,身有残疾的孩子有12个,有聋哑儿、有智障儿。

  “很多公办村小不愿收残疾孩子,怕影响升学率。我不怕,我这里收,而且这些残疾孩子、特困家庭孩子,我一分钱都不收。”昝秀萍说。

  “私塾”

  私立的宏禹小学的发展路径,折射出诸多社会问题。

  年近50岁、只读过3年书的昝秀萍,在2004年办了一家幼儿园。“当时,很多青壮年劳力都出去打工,我们这里河湾多,有一年曾淹死了4个孩子。我就收留了前后几个村的18个孩子,每天照顾孩子的生活,让孩子们吃住在幼儿园,这样家长也放心。”

  2005年,10多个村的几十个孩子蜂拥而来,昝秀萍起了办所小学的念头。“公办村小只负责教书,食宿都不负责。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后,隔代的老人来回接送孩子路程远不方便。寄宿制学校,很容易受到欢迎。”

  2007年,昝秀萍筹资盖楼房,靠着常年经营蜂窝煤厂她自己掏出了100万,从银行贷了100万。很多家长听说后,凑出50万元。“现在,跟这些家长联系,他们就说你先用就行,不用着急还。”

  “我就是想借鉴以前的私塾,让乡亲们放心、让孩子读书安心。”昝秀萍说道。

  她有意识地将家庭式教育注入其中,“每天晚上,住宿的学生睡觉前,我或者生活老师,都会过去跟孩子们聊天。年长的孩子,让他们当哥哥、姐姐。称呼上,有意识地让孩子叫老师妈妈。”

  两年前,一个孩子的家长辗转找到昝秀萍:“昝校长,你只要把这个孩子领走,怎么处理都可以。这孩子一身毛病,又偷又抢……”昝秀萍说,像这样被家长和学校“判了刑”的孩子,她来一个收一个。

  这个孩子来校后,昝秀萍从不提他以前的“种种劣迹”。孩子哪怕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好事,昝秀萍都让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他。慢慢地,孩子对老师的“敌意”消失。

  去年春天,这孩子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市田径运动会,因为觉得名次不理想,刚跑下来就扑在昝秀萍的怀里大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肖媛媛】
    ----- 教育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