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专家称高校自主招生联盟不应以名气、利益为考量

2012年01月11日 12:1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不容易在高考中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2010年全国共有80所高校具有自主招生资格。起初,各高校通常是“单兵作战”,根据本校特点自行命题考核。到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四所高校首次尝试联考,揭开了自主招生联考的序幕。

  “华约”、“北约”、“卓越”

  各有千秋

  2006年“京城五校联考”队伍扩至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5所高校并联手“作战”至今。

  2010年11月,“华约”、“北约”、“卓越”三大高校自主招生联盟相继成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华约”是指由以清华大学为首的7所国内综合性高校组成的自主招生联盟,其最初的模型为2010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招生部门共同策划,并委托专业考试机构举行自主选拔合作测试,实现招考分离的“五校联考”。2010年11月19日,“华约”正式宣告成立,中国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加入联盟,“五校”扩至“七校”。

  “北约”联盟成立于2010年11月21日,最初包括北京大学(含医学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和香港大学7所高校,后又有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6所高校加入。当时13校联盟的格局几乎囊括了中国中东西知名的综合性高校。2011年末,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退出“北约”。

  2010年11月25日,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以及后来的重庆大学这9所国内以工科见长的大学,全方位合作,并签署《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实行联考。这一高校联盟被称之为“卓越”联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苏红博士介绍说:“目前,高校自主招生联盟各具特色,共同特点是:联合初试、自主选拔。打破了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统一命题和阅卷,考试成绩可以共享并互相承认,各高校根据各自的标准来进行录取。”

  “集团军”,

  面临重重现实问题

  “五校同盟”至今保持其一贯低调态度,而“华约”、“北约”、“卓越”联盟的相继出现使2011年的自主招生选拔录取“三分天下”的局面确立。三大联盟一举囊括国内29所知名高校,“集团军”的实力不容小觑,“强强联合”的阵容必定对优秀生源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至于“组团”争抢生源之说,不过是体现了高校“求贤若渴”的态度,并无过错。若因为联盟的成立让学生陷入选择困境,那么只能希望学生保持定力,选择到适合自己的高校。

  除了吸引学生,自主招生联盟的成立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为了减轻学生备考、赴考压力。苏红说:“确切地讲,自主招生联盟是指高校在考试层面上的联合,也就是采取了统一笔试来进行选拔,而且笔试只是选拔方式的一部分,有的高校还包括特色测试、面试等,这些还都是分开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试联盟的出现的确能够减轻学生应考的负担,能够实现一考多用的目的。有人说自主招生联盟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个结论有失偏颇。自主招生成立联盟后,考生的压力是比较大,但这不是成立联盟所带来的,是由该考试的高选拔性决定的。没有成立联盟之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所以,可以确定的是联盟成立的初衷是好的,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也值得肯定。”

  然而,2011年末,专家纷纷预测三大联盟将被取消,虽然教育部出面澄清传言,“华约”、“北约”、“卓越”联盟也表示:在2012年的自主招生中,依旧会延续联考模式。但复旦大学、南开大学退出“北约”却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主招生联盟存在的现实问题。

  苏红表示:“自主招生联盟是自发组合成的,在高考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这种组合、分散是很正常的。复旦、南开退出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并且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两所高校对联盟招生成效的判断,即联盟能不能真正选拔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潜力和特长的学生。如果不能,且两校又不愿意加入到以此来争抢生源的行列中,那么退出是明智的选择。作为自主招生来讲,高校有权利自主选择。”

  由此可见,当前的联考形式不能满足每一个加盟大学对人才选拔的需要。这一方面反映出,自主招生联盟在成立之初在“合作标准”方面缺乏精密考量。联盟成员在招生方向上应该是具有共同点的,成员高校之间的差距也不应过大,就像专家所说:“自主招生的结盟与否,从深层次上反映了高校的办学特色,尤其是人才培养理念。”

  办学特色的迥异与人才培养理念的不合自然会导致联盟的分散。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单纯以考试的形式能否真正选拔出人才,这仍是一个未知。苏红强调,“自主招生的主要目标是‘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以及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潜质的考生’,所以,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如何真正围绕自主招生政策的初衷来改进选拔方式。”

  “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

  可以确定的是,自主招生联盟的成立是有价值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探索高水平大学联考的要求,这是理解当前自主招生联盟的一个重要背景,也表明了其合理性和紧迫性。尽管这一探索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其导向是正确的,值得坚持。

  那么,关于联盟的未来发展有两个问题不得不提。一是如何联盟,二是如何选拔。

  对此,苏红表示:高校的联盟首先应该避免盲目。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高校在选择加入某个联盟时不应以名气、利益为考量标准,而应该主要考虑与联盟成员是否具备相同的办学特点及人才培养理念。以此为基础,自主招生联盟才能在各高校间充分发挥作用,为各高校选拔到适合的人才。

  有不少人把“高校联考”称为“小高考”,认为那不过是高考的一种变形。在这样的质疑声中,高校联盟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有专家认为:这要求自主招生的选拔要围绕学科特长、综合素质和创新潜质来做文章,要在考察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而不能采用与高考同质的方式来考察学生。

  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既然将选择学生的权力交给高校,那么高校就应该将这种权利把握好,何必非要拘泥于考试这一种选拔形式呢?2011年底退出“北约”的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开展了“推优直选”和“自荐直通车”的选拔方式就是对传统考试模式的突破与创新。对高校来说,通过自主招生选拔到适合本校的学生才是最终目的,而适合的学生需要每所高校创新出特殊形式进行选拔。

  “路漫漫其修远兮”!自主招生本就是高考制度的改革,自主招生联盟更是改革中的改革,其前途是光明的,可要真正达到每所高校对选拔人才的期待却困难重重。希望高校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将高考改革之路走下去,造福于千千万万的中国学生。(通讯员 曹洁琼 记者 练玉春 )

【编辑:张尚初】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