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大学书记校长同心同德太重要了(3)

2012年01月12日 09:4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4

  心目中的好大学校长

  “学术不一定最优秀,但有办法把最优秀的人引进来”

  南方日报:得知您当选校长后,学生对您的期待很高。在您心目中,怎样的校长才是一名好校长?

  王迎军:当校长后,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做一个好校长”。怎样做?我认为在我们现在大学体制下,校长必须是“懂政治的教育家和懂教育的政治家”,否则大学办不了。作为一名校长,学术上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设法把最优秀的学生和最优秀的教师吸引到学校来。第二,要能让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学校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更全面地成才,走出校园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我觉得这是对校长最起码的要求。另外,校长要为优秀的人才提供做事情的条件,学术才能上水平,学校就有知名度。

  对于校长的期待,不同群体的期望值不一样。记得美国的教育家克拉克·科尔说过,大学校长应当是这样的人:既坚定但又不失礼貌,对别人敏锐,对自己迟钝;既看到过去又展望未来,而且牢牢地扎根于现在;既富于幻想又明智稳重;既和蔼可亲又深思熟虑;既深知金钱的价值,又承认思想无法用钱买到;既勇于幻想又谨慎从事;既是一个有原则的人又能大胆作为;既有广阔的视野又能有意识地寻根究底……

  一名好校长,也许未必能符合这所有的期望值,但最起码的一点,应当是教职员工的知心人,是学生的关爱者,是学校发展的推进者。

  南方日报:在就职讲话上,您说:“我们的体制机制应该是更有利于激发教师队伍创新的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工作热情,而不是束缚他们。我们的管理水平应该是让我们的老师更加心情愉快地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地做事,而不是让他们感到障碍重重。”请问,您打算如何创新华工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王迎军:学校的管理和发展,靠的不是书记、校长,而是制度。只有制度有活力,教师才有活力、学术才有活力。近年来,华工大力度地推进教学、科研、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后,我们将把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简要来说,一是建设以学校章程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它的核心是建立和完善促进学术发展、提升学术水平的学术管理体制。二是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的资源配置制度。三是建设提高师生满意度、促进和谐幸福的综合管理体系。6

  5

  从书记转任校长罕见

  “组织和师生们信任我,在其位,谋其政,更要谋好政”

  南方日报:此次您从党委书记转任校长,这是您的愿望还是组织的安排?

  王迎军:组织安排。如果让我自己选择,我更想当一名老师,每天面对学生,就像面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还可以做很多想做的研究工作,但我是一名党员干部,要服从组织的安排。

  南方日报:您对组织的承诺是什么?

  王迎军:组织上找我谈话时,并没有对我提出更多的要求,只是说,“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当个好校长,你要注意身体。”当时我很感动。教育部宣布任命后,很多老师和学生给我发短信鼓励我,我也很感动。

  有句古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这个比喻可能不恰当,但是在其位,谋其政,更要谋好政。我唯有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好。

  南方日报:中国大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那今后在华工,您和书记的分工是怎么样的呢?

  王迎军: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度,办大学跟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都不一样,只能走自己的发展之路。这几年华工发展得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贯彻到位。

  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是集体领导、集体决策。这其中,书记和校长能否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太重要了。班子的团结也太重要了,关键是不能有私心,有问题都摆到桌面上谈。

  南方日报:从书记到校长,您可能也是广东高校第一位,外界解读这是大学向专业、向学术的回归,您对此怎么看?

  王迎军:这更多是一种偶然。对于大学来说,书记和校长都很重要。在我们现有体制下,大学校长不是完全职业化的。现在的书记、校长大部分都是从优秀的科学家和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完全不懂教育和学术不行,外行领导内行会有点困难。所以很多书记也是从教育系统甚至教学、科研一线产生的。

  在我看来,书记更多是着眼于整个办学方向和发展大局,党管教育是必须要坚持的。而校长更多地倾斜于更具体更直接的工作,对学校的教学和学术发展管得比较多。两个人的分工界限不能太清楚,既要有分工,更要有合作。

  6

  未来华工如何发力

  “华工不能磨平自己的棱角,不能丢掉自己的特色”

  南方日报:今年华工将迎来建校60周年。您对华工新的甲子有何期望?

  王迎军:对下一个甲子,我很乐观。华工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最突出的有两个:一个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校自身发展;还有一个就是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校期间就有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就有社会急需的专利技术转让,就为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瓶颈问题,这在社会上都很有影响。这些都是我们的办学特色,所以说办学一定要有特色,不能人云亦云,要强化特色上水平、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南方日报:在全国高校格局中,您希望未来华工在哪些特色方面发力?

  王迎军:华工的工科特色和优势是其他大学模仿不了的。这十几年搞产学研合作,华工与华南地区的企业无缝对接,已经融合在一起了。在办学思路、办学资源及互助共赢等各个方面都已形成了历史沉淀。我们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四大功能上,都具有华工特色。

  实际上,人文社科发展了会反过来推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我们搞的通识教育,就是注重对学生全面培养。我觉得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当代大学生要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怀有强烈的责任感。

  华工十几年来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培养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和感情。我们就是要让大学生到社会上去“读圣贤书”、到群众中去“问国家事”。上个月作家陈丹燕来华工做演讲,一个机械学院本科生的提问让她很惊讶,“文科生都提不出来这样的问题”。 南方日报首席记者 梅志清 记者 雷雨 通讯员 陶韶菁 孙宏志 刘慧婵 实习生 何瑞琪

【编辑:吴博】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