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显性效果滞后亟需改革 2012年将面临三大改变
“在新的一年,也许我们应当超越‘教育能改变吗’这样被动的提问,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探索教育变革的动力机制,促进每一个力所能及的改变。”学者杨东平如是说。
2012,教育不只是期盼,更是行动,是转变。
跨越,确保4%如期实现
对4%的追问,曾经是国人心中的痛。
2011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表示,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将实现占GDP4%的目标;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指示,确保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就在十多天前,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介绍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情况。
“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而不是开支。”2012年,将成为4%目标的实现年,也将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表示,“我们对教育的投入不是差不多了,而是应继续优先发展。”
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等等,都成为优先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有了钱,还要用好钱,用的是地方。建立健全财政拨款、监管的体制机制,完善国家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制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办法势在必行。
提升,基于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农林人才等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加大对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新的一年,各种人才培养目标将有序推进。
拔尖、卓越、创新,这些词汇之下,是对高质量人才的渴求。
教育者往往陷于矛盾困惑之中:校长不愿教师和学生压力太大,但升学率降低怎么办?教师不愿让学生太苦,但学生成绩下降怎么办?家长不愿让孩子太累,但将来上不了好学校怎么办?好成绩就是高质量吗?教育就是囿于升学、成绩吗?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言:“教育成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能准确填写标准答案,更要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看他们是否掌握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看他们是否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对质量的解读,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在新的一年,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制定实施本科各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专业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定期分析制度。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系列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措施稳步推进。
改革,绘就教育蓝图
2011年年末,教育部网站发出公告,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两所直属高校校长和6所直属高校总会计师。
毫无疑问,这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一个信号,而这样的消息也会一次次跃入人们的视线。
教育蓝图已然绘就,人们期待不断深入的改革作战图带来欣喜和改观: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制订高校对贫困地区实施定向招生方案,探索完善定向录取等多元录取方式;深化硕士研究生改革,修订推免工作管理办法;推进博士研究生招生改革,进一步扩大高校和导师自主权,完善博士生联合培养机制。
——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高校章程建设;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高校试点学院改革;制订直属高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
——推进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进程。出台并落实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制定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教育的显性效果是滞后的,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又是迫切的,这愈发凸显改革任务繁重。
2012年,是《教育规划纲要》落实攻坚克难、初见成效的一年,更是回应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之道的一年。人民要看到变化,教育需要改革。(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