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青年教师英国归来反思记:教育目的不只为上大学

2012年01月17日 07:54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用400多万元人民币换取一本50万字的学习论文集,会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吗?

  如果再考虑到论文写作者们被改变的职业理念和状态,以及他们对无数乡村孩子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答案不言自明。

  这95名乡村教师——湖北省“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的忠实执行者(他们习惯被称为“资教生”),把在英国学习的感悟浓缩在一本论文集中。2011年年末,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坐飞机,从偏僻的山村学校经武汉飞往9000多公里外的伦敦,在那里度过了21天的学习之旅。

  亲身体验坐飞机,在几乎看不到汉字的大街上与各种肤色的人擦肩而过,对他们而言,都是新鲜的感受。但更令这些老师兴奋而惊叹的,是英国那些其貌不扬却大有乾坤的中小学校。

  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今生唯一一次出国的机会”,将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时间去检验。但可以肯定,变化正在发生。

  板着脸上课和跪着与学生交流

  一名资教生说,他从未听到一位英国教师提及有关爱心与教育的话题,却能感受到他们对学生无处不在的爱。

  他们惊讶地看到,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表现出这样的姿态:双膝跪在学生的课桌前,以一种平等而非高出一头的姿势与他们交流;帅气的男教师,嘴上叼着电子笔,一屁股坐在学生的书桌上,晃动他修长的腿,微笑地看着孩子们交头接耳;一名化学老师,看起来更像面点师,系着围裙,头顶高而尖的白帽子,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魔术师”,在实验室里走来走去,指导学生们如何把一枚枚银色的硬币炼出金子般的颜色……

  这些鲜活的“教案”,让中国的乡村教师耳目一新。白莉莉借此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她意识到那个总是板着脸上课的白老师必须改变。从大连外国语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先后读完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后,她在一所中学担任英语教师。

  在最初的半年里,她更多的是带着学生们做游戏、交流口语,而不是一本正经地做练习。在一堂关于食物的课上,白莉莉还让学生们把面包、蔬菜和香肠带到教室,教他们做汉堡包、学单词。圣诞节,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给白老师送了贺卡。

  但这个快乐的班级在期中考试表现不佳,英语成绩在全校10个班中名列倒数第二。班主任很不高兴,批评白莉莉“不能整天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年长的老师也建议她,要保证课堂纪律,“就不能给学生好脸色”。 于是,爱笑的白老师开始板着脸上课,“对学生们很凶”,让他们做很多作业。期末考试,这个班的英语成绩跃至全校第二。

  她收到了班长转来的一封信,有40多个学生的签名,他们表示不喜欢上课不笑的白老师。连她的学生兼亲侄女,也不找她玩了。“我板着脸上课,从2007年到现在,自己也觉得很累。”白莉莉说,英国之行让她明白,在无序的课堂和板起脸来的课堂之外,还有师生关系融洽而又高效的课堂,“我要向它靠拢”。

  数学老师杨海英在同事眼中很优秀,她的班级的数学成绩总在全市名列前茅,当以英国师生作为参照对象后,她发现“自己很残忍”:要求学生们在35分钟内吃完中饭,然后回到教室睡觉,或者练字,不许说话。

  “我要重新认识教育。”她说,“英国之行让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杨海英是一名对各种学生活动毫无兴趣的班主任,也是一个“不管听什么音乐都心烦气躁的人”,但是她表示:我要改变。

  能否叫出学生名字是件大事

  对王燕来说,英国之行将成为她的新起点。她在一所不足300名学生的农村中学工作了5年。那是一个缺少刺激、容易让人心灰意冷的地方,连找到一本合适的书都很难。

  王燕想改变自己,但找不到路。带着一身的职业倦怠,她来到了英国。

  “我在这里找到了教育的理想。”她兴奋地表示,“我发现教师职业不是没有意思,而是自己把它看淡了。”那些上课手舞足蹈、提到学生的某种作品便眼睛发亮、充满自豪的英国教师,让王燕找到了身为教师的满足和感动。

  “我觉得他们是真心热爱每个学生。”王燕说。支持这个判断的依据包括她在几所学校的发现:那些老师竟然可以叫出班上每个学生的名字,甚至校长都能做到这一点。尽管,她也知道,记住一个学生的名字是对他的尊重,但在此之前,她并不认为,老师叫不出学生的名字是个大问题。

  “我很惭愧。”她有点不好意思。有一次她点名提问,想来想去,只记得10位成绩最好的学生的名字,对另外38名学生的姓名毫无印象。“一个女孩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我也完全想不起她是谁,因为她的数学不好。”对所谓的“差生”,只有在他捣乱的时候,老师才会从贴在讲台上的座次表中找到他的名字并发出警告。

  “老师如果连学生的名字都记不住,又何谈对他的了解?何谈差异化教学?”她说。

  不少资教生反思这种眼里只有“优生”的行为“很残忍”,“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

  2003年,英国政府颁布绿皮书《每个孩子都重要:为孩子而改变》,提出英国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要提高所有学生的成就标准。2004年,这句话被写进《儿童法案》,它具体地指出,帮助学生实现以下五个目标是基础教育的使命:安全、健康、要快乐并有所成就、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享有经济福利。

  Lambeth Academy中学的校长助理Ennelyn Schmidt-Roberts认为,班级中每个学生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制定一个适合他们的目标,而且是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这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必修课与辅修课没有主次之分

  95名乡村教师分成四个小组一共参观了33所中小学,其中一个小组的成员在The North School品尝到了中学生们亲自做的午餐。他们为远道而来的中国客人准备的食材也是学生们亲手种植的。

  在学校的烹饪教室里,各种设备非常齐全。据说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喜欢上厨房,毕业后成了真正的烹饪师。

  资教生詹鹏在观摩另一所学校的蛋糕制作课时,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不过,在那些能干的孩子面前,他“显得笨手笨脚”。一位名叫Kerry的小姑娘,很有耐心地指导他。让詹老师惊讶的还有,孩子们在下课前,不需要老师提醒,手脚麻利地将各类餐具放归原位,恢复了教室的干净与整洁。

  在一堂木工课上,学生们正在制作迷宫模型。在他们周围摆放着大量的木块,不同型号的刻刀、铁锤、刨子,以及各种相应的设备。一名资教生被这些学生“投入的干劲、娴熟的技术”所吸引,感觉“就像在专业的木工厂里参观”。他们没有时间等待一个完整的迷宫模型出现,但想象它不会难看。因为木工课老师介绍说,同学们可以花相当于市场价五分之一的费用,把他们制作好的成品带回家。而且,真有人这样做。

  这些在中学阶段就能掌握木工等技能的同学,将会像圣保罗教会学校的老师Willmore一样,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Willmore家中的很多东西,包括家具,都是他自己制作的。而这些技能正是他在中学学到的。

  这些普通中学对职业技能的重视,远远超出这群参观者的意料。他们来自一个将升学作为最主要目标的教育系统,目睹那些与中国学生同龄的孩子们拥有更多自由发展的兴趣与机会,其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提出,教育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的个性需求上来。马文与他的同伴们在Kingsford School参观时,遇上一位教育督导官员,她介绍: 长期以来,个性化教育都是英国的教育目标之一。随着学生间成绩差距的扩大,这一目标就显得比以往更加紧迫。“它可以说是英国教育在面对全球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作出的教育策略调整。”该官员认为,与传统的集体教学相比,个性化教育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倡导给学生更多的权利、自由。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成长的英国学生表现出的独立与主见,给许多资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Mulberry School for Girls的高中生成功地组织了全英青年峰会。在Comberton Village College,每年的教师招聘会都会邀请学生们参加。学生会听应聘者的课,并提问。只有让学生们满意,他才能被学校聘任。

  这所学校的校长说:“根据学生们的反映作出是否聘用的决定并非不理性的行为,事实上,学生的眼光很独特。他们选出来的教师表现很优秀,能充分了解学生,在与学生的融洽相处中教会了他们很多东西,包括知识和技能。”

  那些普通中学开设的课程涉及生活的众多方面,一名资教生说:“孩子们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感兴趣的课程。”除英语、数学、体育、科学等必修课外,它们还包括服装设计、食品加工、烹饪、裁缝、工艺、商业、广告鉴赏、文学、戏剧、健康、旅游等等。

  资教老师所在的学校大都习惯把“可上可不上的课程”安排在下午进行,但一位细心的老师注意到,从英国学校课表的安排中,看不出必修课与辅修课的主次之分。烹饪能够占据上午的时间,而数学课可以安排在下午上。一位英国校长解释说:“我们希望学生认识到每门课都是重要的。”

  “我们的劳动课中也有烹饪、缝纫的内容,课表中也安排了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但它们都被我这样的老师用来上数学、语文、英语等主课了。”杨海英说,她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回到学校后想和校长认真谈一谈,看能不能把那些课真正开起来,让学生们多少学到一点适合生活的内容。

  很显然,他们将面临师资、设备、时间和理念上的巨大挑战。

【编辑:邓永胜】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