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家庭教育: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长大(2)
家长更应该是个旁观者而非主宰
孙云晓至今对一个葬礼记忆犹新。
那是个16岁的北京女孩,多才多艺,会唱歌会弹琴,舞也跳得很好,只是学习成绩不好。她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幼儿教师,但父母却坚决不同意,不断地跟女孩强调,“只有考上大学才有希望。”
父母托关系花重金把女儿送进了一所重点高中。高二的时候,女孩因为会考成绩有两门不及格,在家里自杀了。
这件事给孙云晓很大的触动。女孩虽然可能考不上大学,但父母要是放手让她发展自己的兴趣,这个孩子可能会活得很快乐。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现行的教育体制。”孙云晓说,目前,我们的教育评价标准单一,家长往往有“成就焦虑”,好像孩子上不了重点,一生就完了。孩子因此被逼得更加恐慌,“这个痛苦的结让家长和孩子不断地互相折磨。”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至少可以分为8个范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而传统意义上的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
孙云晓认为,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同样也是有规律的。家长们可以为孩子报兴趣班、课外班,但与认识多少英语单词、会弹多少曲子相比,更重要的是发现孩子的兴趣,“童年时代强烈的兴趣可能是孩子潜能优势的体现。”
“我的一个朋友,夫妻俩都是成功人士,可唯一的儿子却钟情于散打。他们很犯愁,来问我怎么办。”孙云晓说他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地把这个孩子夸奖一番,“他多棒啊!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为此努力,他能坚持有责任感,你们还愁什么?”
“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孙云晓说,父母要做的是提供机会,观察孩子的潜能特点,认识自己的孩子,重视学业但更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空间,不要强求他们做不想做的事、做不到的事,要鼓励和支持孩子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更应该是个旁观者,而非他们的主宰。”孙云晓说。
家庭教育小贴士
1.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请谨言慎行。童言无忌的孩子才能保持自由探索的天性。父母和教师要宽容孩子的胡说八道,要有足够的肚量和理解力。如果孩子的做法跟你预想的不同,哪怕你认为他是在闯祸,开口的时候不妨慢一点,想想这是不是在干预他。
2.小家变大家,独养变群养。一个小区的独生子女家庭可以考虑组成互助组,3个以上但不要多于5个,让他们一起吃饭一起游戏,甚至在一张床上睡觉,孩子们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家长不要参与。如果是两个孩子在一起,出现矛盾很容易谁都不理谁,家长又不得不干预,而3个孩子在一起对他们来说要复杂一些,他们必须动脑筋“找朋友”。
3.儿童时代是延迟满足训练的最佳时期。不要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让他们学会等待,懂得节制,没有延迟满足的训练就难以有自制力,而没有自制力就难以有幸福的人生。教育的奇迹是靠父母的精神引导实现的,而非物质满足。
4.关注孩子的成绩不能不关注他们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由感觉动作、听知觉和视知觉三大功能决定的。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多运动多游戏,并以此带动孩子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5.培养孩子发展某种特长必须以潜能和兴趣为前提,无潜能则无基础,无兴趣则无动力。父母的兴趣未必是孩子的兴趣,父母的特长未必是孩子的特长。逼迫没有音乐耳朵的孩子成为音乐天才,就像要让石头开花一样难以如愿。(记者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