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探索“非遗”职业培训 贫困学子冀改变命运
中新网太原2月27日电 (李新锁)练形体基本功、吹唢呐、学习制作木雕,27日,一群来自吕梁山区的贫困学子在山西大众传媒学校学习山西“非遗”项目,该校负责人表示,山西非遗项目众多,普遍面临传承后继无人的局面,“探索职业培训,解决传承人的‘生存’‘就业’问题,才能让‘非遗’生生不息”。
据了解,山西目前列入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900多项,而没有进入名录的更多。
一方面,山西还有众多非遗项目未纳入保护、传承的视野;另一方面,众多非遗传承人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很多非遗项目因为缺乏市场开发,资金匮乏,难以为继。
27日,在练功场内,一群十五六岁的孩子正在辗转腾挪、顾盼生姿。吕梁歌舞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临县“道情”是山西非遗项目,在当地流传久远。近年来,很多剧团青黄不接,“尝试和学校合作培养,进行职业化教育,是对非遗传承的一种有益探索”。
据介绍,这些练功的学生大多来自吕梁贫困山区县,家庭条件不佳,所以,学生们很珍惜机会。
“在这里,学生可以享受国家各类补助、免费政策”,负责培训的宋老师介绍说,“走出大山,走出吕梁,跨出山西”是孩子们奋斗的目标。
据了解,历史上,非遗传承大多依靠言传身教、口传心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加之语言不通、思维方式等原因,致使部分非遗失传。
对此,中华文促会非遗办公室执行主任侯俊福表示,目前,非遗职业化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和非遗艺术工厂合作办学,规模化培养,借助影像、声光电等现代教学手段,便于非遗的职业培训和广泛传播”。
此外,通过举办非遗博览会,建设非遗博览园,给职业教育找到出口,解决非遗传承人的就业问题,完成非遗的产业化,才能让非遗生生不息。
据介绍,目前,浙江、深圳等地已经开设非遗产业园,举办多届非遗博览会,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了解,2006年至2008年,山西先后有两批9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第4,有国家级传承人27名,省级传承人228名。
有专家指出,尽管政府对非遗传承人多有支持、鼓励,甚至给他们给予财政补贴、上人身保险,但这些措施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非遗的出路,“探索把‘非遗’传承和市场、职业培训结合,或许能解决非遗传承的资金、人才乏力的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