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学者称维护雷锋精神常态化是寻找精神归宿之必然

2012年03月05日 16:13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为什么要把做好事都装进雷锋精神的“筐” ?

  “做好事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我助人为乐的时候根本没想到雷锋”

  “把矗立于灵魂中的雕像一个个摧毁,最后收获的只能是虚无”

  “那一刻我想起了邱少云,想起了黄继光,想起了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的句子早已变成了情景剧和小品中的夸张调侃。如今人们的疑问在于,做好事原本是件很简单的事,我们助人为乐的时候根本没想到雷锋,为什么还非要把这些都装进雷锋精神的“筐”?“雷锋精神”早就不是雷锋自己的“精神”了吧?

  答:没有直接想到雷锋,并不意味着雷锋精神没有产生作用,人在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我们无法超越现实。我们坚守的看似是自我修养而成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空间,根本上是环境影响乃至改造的结果。为什么说每一代人都打上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烙印,而单个人又打上了社会的烙印。比如我们说上个世纪很多时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每个人都随时随地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从而导致话语系统和行为方式富有时代特色,道理就在这里。有没有人超越现实和环境呢?有,但一定是极为罕见的。

  实际上,英雄模范树立起来,已经包含了时代的价值观,甚至可以说呼应了我们灵魂深处对高尚的期望。所以说上升到民族层次的英雄模范,是极罕见的一部分人;他们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自我,特别是其精神超越了时代。这些人就具备了承载国家、民族或者集团精神的功能。从我们自身的精神需求来讲,无论多么成熟和理性,其实我们内心深处仍然在追求一种让我们的灵魂有所归宿的东西。有宗教信仰者,追求的是神灵,没有宗教信仰或者说有政治信仰的人,恐怕就是将伟大而高尚的人作为自己的追求和归宿。

  什么是英雄模范?英雄模范是主流社会借助的诠释某种精神的载体,既然这样,那么包括雷锋在内的一个个英雄模范,就是国家和民族发展过程中借助的导引社会的载体。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和完美体现,正因为此而富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因而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雷锋精神也应当是国家和民族优秀精神品德的结晶,同样拥有广阔丰富的发展空间。

  他是一个符号、一个标志,甚至铸就了一个精神高地;他已经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他的精神已注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因为一个英雄模范成为一个符号、一个标志,注入民族血脉,需要很多条件来支持。具体来讲,雷锋精神产生于一元价值观的基础之上,所以能够影响所有人。而今天是多元时代,再想产生一个影响多种价值观的人,已经不可能了。让一个英模征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只能产生在那个时代。

  宣传雷锋对他本人来讲已经没有意义了,我们是在用逝去的英雄教育活着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问一问,还有必要打破他吗?

  有思想家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有了英雄不珍惜更可悲;我个人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没有了英雄是苍白的,而把矗立于灵魂中的雕像一个个摧毁,最后收获的只能是虚无,是精神的蜕变。任何英雄都有其历史局限性,解决这种局限,不可缺少的是维护,需要情感,美国总统华盛顿之所以在美国近乎神化,就是后来主流社会的大加推动。呵护雷锋,将其精神常态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寻找精神归宿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真诚认同,而不是搞虚无主义。因为你打破一切之后,只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低俗寻找依据和理由,而不会让你感到更充实。

  如果我们希望有一种高尚和伟大矗立于我们的灵魂深处,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富;如果我们认为没有比雷锋精神更能给我们带来这种感觉者,那么,就让我们继续向雷锋精神这个“筐”里注入时代元素,将雷锋精神时代化,永续其生命力。(国防大学教授 公方彬)

  议@飞翔草草:今天的雷锋,不是被认为是傻子,就是被树立为典型成为领导,再没有机会继续当雷锋。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是雷锋,自己好乘凉。

  @萨-菲罗斯:雷锋精神永远需要提倡,这是社会的追求与理想;而不一定是某个人的追求与理想,成就集体需要个体,却不能强加于个体。

  @汤糖躺烫:无私奉献不留名的人当然有,只是越来越少,因为社会太浮躁。做好事不该只是每年某月某一天的事,否则就是对雷锋精神的极大讽刺。助人为乐很简单很纯粹,不必刻意不可流于形式。雷锋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榜样力量,要形成一种全民皆有的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意识,提升素质和精神文明才是对它的真正传承。

  @爱斯基摩人lzn:雷锋是好的,雷锋精神是好的。雷锋只是一个符号,其背后的精神,以及宣传这个精神的方式、动机和时代背景,才是应该思考的。(记者 张棻)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