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4%财政性教育经费要用在关键用出效益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 许婧)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北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5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实现4%后,应该用在推进教育重点、薄弱环节,还要能用出效益。
“要巩固基础教育,近年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很全面,但全面的背后是不均衡”,顾海良称,国家的一些其它类型教育,比如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投入。
当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
近30年来,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始终是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多年来一直关心该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原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荣华感慨,各方经过20余年努力,今年首次提出全国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编制预算“是件好事”,但这4%不能用在搞豪华装修,更不能大修堂馆楼宇。
在业界看来,教育经费其实经历了一个渐增的过程,一些省市已经达到甚至超过4%这一指标,但公众对教育的诟病却不绝于耳,“上世纪80年代,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当老师,”王荣华说,现在教育投入增加了,全社会也更加关注,加上现在教师成为大家羡慕的职业,竞争教师职业的人很多,但大家的期待和要求也高了,从“有书读”变成要“读好书”。
为了顺应“读好书”的诉求,王荣华认为,4%的财政支出应该从有利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安排,着眼全体民众的提高和成长,让更多的人能读好书,最终的目标还是提高教育质量。(完)
专题:2012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