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各界人士寻路偏远地区支教 不顾褒贬补教育短板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3月09日 1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樊超群在学生的自习课上。 摄影/ 本刊记者 甄宏戈
樊超群在学生的自习课上。 摄影/ 本刊记者 甄宏戈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刚毕业的大学生、退休老教师、企业高管,以及NGO组织和各路基金会,都以各自的方式支援中国最偏远地区教育,并给了自己另外一个身份:支教老师

  本刊记者/庞清辉

  “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支教,因为那里是地狱!如果你爱他,也送他去支教,因为那里是天堂!”去云南支教之前,许林遭受了很多的质疑和反对,就好像自己一脚要踏进地狱;然而在云南永安乡支教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自己是到了天堂。“支教,谁支谁知道。”

  事实上,无论是企业高管,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刚退休的老教师,到NGO、基金会,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在以各自的方式去到中国最偏远的地区,赋予自己另外一个身份:支教老师。

  尽管对于“支教”这种形式有各种议论和褒贬,但始终有这样一批人,执著地依靠自身的努力,进行着弥补城乡教育差距的微薄努力。

  总经理变身小学老师

  44岁的许林是某知名跨国上市公司总经理。2011年,他参加了很多个葬礼,都是和他一样40多岁的优秀企业高管。这对许林的触动非常大。他问自己,如果只剩下5年生命,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第一个浮现在脑中的答案是:去支教。

  许林从来没给学生上过课,小时候的理想也不是老师,但他在国内外媒体上看到过很多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报道,这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基础教育很需要外界的关注和扶持,为此他也一直很关注支教老师这个群体。

  许林很快就制订了计划,并只身一人去云南先期考察,从上海飞到丽江,再从丽江坐7个小时的大巴前往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永宁离泸沽湖景区只有20多分钟车程,但当地的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很好开发,人均年收入只有900元,是个国家级贫困县。

  许林要去的是在3000多米高山上的刘家村小学,山上没电、没手机信号,连盘山公路都没有,能上山的只有人和马。足足走了4个小时山路,许林眼前的村小学让他的眼眶有点湿,木头搭建的校舍陈旧不堪,屋顶的瓦片、室内的课桌椅、学生的衣服甚至是午餐都来自于一家助学机构的资助。村小只有一名老师,要为全校30多个学生教授全部科目。

  像刘家村这样的小学,在永宁乡一共有5所。“这里教师缺口非常大,只能靠编制外的志愿者一批又一批地去接力。”许林决定接下这一棒。

  可惜,刘家村小学已经被别的支教老师“占领”了,许林就和永宁乡另一所小学达成协议,从2012年第一学期起去担任英语和计算机老师,支教一年。

  2012年春节假日后,许林就向公司递交了辞呈。他在这家跨国上市公司任职了十几年,一步步升为年薪百万的总经理。公司至今都没批准他的辞职报告,甚至提出了由公司出钱聘请两名支教老师,代替他去永宁乡支教的建议。“我是去教书的,不是去感动自己的。”许林拒绝了。

  中国越来越多的人都关注着农村教育,体验式的支教志愿者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有去支教两三个月的,也有去体验两三个礼拜的。许林认为很多人体验短期支教,或许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更完整,或许是为了感动自己。“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把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从16分教到60分。”

  许林买了很多教参,最近常常在想怎么做一个好老师。“我还要跟每个孩子的家长沟通,不可能每个老师都是天使,我已经做好当‘魔鬼’的准备了。”

【编辑:王慧】

>教育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