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组团帮扶“问题孩子”11年 忧后继无人(2)
担忧
一晃11年 苦于后继无人
11年过去了,红蜡烛帮助的68名学生中,除了21名学生接受辅导外,其余都顺利从“辅导班”毕业,步入大学、职高,很多孩子已参加工作。这些年里,虽然红蜡烛的成员由最初的4人变成现在的10人,可是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年过七旬,有的甚至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对于未来,红蜡烛小组现任的组长邵誉培不免有些担心。“人上了岁数,很多事情力不从心。”邵老师说,除了身体跟不上,现在的教科书也越来越难,每次备课都要花费大家很长的时间。老师们从网上下载学习资料,了解时下重大事件,比如金融风暴、低碳环保,“我们也要充电啊。”
目前,红蜡烛已通过社区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同时联系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看看有没有志愿者愿意提供帮助。“希望志愿者的年龄在70岁以下,身体好,喜欢孩子,又乐于奉献。”
对话
希望将这样的帮扶进行下去
记者:当初是怎样参加到这个跟踪教育小组的。
邵誉培(红蜡烛现任组长):当时彭世治老师被老山街道返聘,做青少年教育方面的调研,后来她拉我一起走访那些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就这么着,我就走进了这个小组。其实参加小组活动,我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回报社会,将别人给我的爱继续传递下去。怎么说呢,我是由养父母抚养大的,小时候家里穷,新中国成立后,11岁的我才上了小学。我现在常常在想,如果没有党,就不会有现在的我。而且养父母对我也很好,他们供着我一直读到大学,而他们自己的孩子只读到了中专。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您坚持了这么久?在这11年的奉献中,有没有想过要放弃?
邵誉培:一开始成立特殊教育子女跟踪教育小组,是因为考虑到社区这边的需要。再者,我们小组的大多数成员都是老党员,退休了,也得发挥余热。如果什么都不干,那怎么体现党员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的活动也得到了学校、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们的认可,同时街道还为小组的活动提供了大的活动室,有了这些支持,让我们更有理由继续坚持下去。
记者:希望那些受到红蜡烛帮扶的孩子们走上什么样的道路?
邵誉培:不少我们接触过的问题孩子生活的家庭缺乏温暖,我们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要补上他们缺失的这部分温暖和爱。同时,我们除了督促孩子们学习,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育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走正道,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记者:很多老师都坚持了不少年,那么家人有没有反对?
邵誉培:怎么会没有呢?因为要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而我又买不到教材,只好去图书馆借。可是图书馆借书是要有归还期限的,所以我就把书上的内容抄下来,有时候一直抄到凌晨两三点,老伴看见了,直说我“还要不要命了”。我知道他是心疼我,因为我的身体不太好,直肠上长了3个瘤子,而且心脏也不太得劲儿。刚开始的时候,家人不理解,后来看到我们这么坚持,慢慢地也就改变了态度。
红蜡烛成员
彭世治,82岁,因胃癌切去四分之三的胃
谢 云,82岁,身患两种癌症动过7次手术
邵誉培,74岁
张克佩,72岁
王素仙,65岁
韦凤兰,63岁
李秀芝,71岁
于淑华,72岁
于淑珍,66岁
魏淑霞,67岁
为保护他人隐私,文中涉及的帮扶对象均为化名(记者 李环宇)